全国诗坛名家走进北碚和奉节

2020-11-07 09:23:22 作者: 全国诗坛名家

生活即诗 巴渝大地是诗歌沃土

十一月六日,北碚区西师附中,第二届缙云诗会“巴山夜雨诗歌奖”颁奖典礼暨主题朗诵会现场。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讯 (记者 韩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1月6日,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在渝举办之际,来自全国的诗坛名家、学者走进北碚和奉节两个“诗意之城”,在风景名胜里、在公园绿道间、在科技创新地,捕捉灵感与诗意,体悟“行千里·致广大”的魅力。“生活即诗,行到渝州必有诗!”他们称赞道。

当天,在北碚的重庆两江机器人展示中心,诗人们观摩了多款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我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在缙云山黛湖湿地公园,诗人们吟风颂雅,寄情于山水;在中共中央西南局旧址,诗人们追随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红色历史。

“诗歌,是北碚一个很重要的符号,也是我们成渝两地,或者说巴蜀文化一个很重要的标记。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的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与研究,通过全国首个中国新诗研究所进行传播,影响遍及全国,可谓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草堂》诗刊主编梁平说。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琦称,30多年前,她第一次来到北碚,是因为喜欢上北碚“果园诗人”傅天琳的诗。这次再来缙云山,就好像来看到了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北碚对她来说是一片诗意的土地,也是一个被诗歌照亮的地方。在她看来,北碚正在朝一个人人向往、人人膜拜的诗歌胜地迈进。

《文汇报》副总编辑、诗人缪克构称:“北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景观令人神往。我对北碚最初的印象与嘉陵江、缙云山有关,也与那些抗战遗址相连,现在更有了对她今日面貌的好奇心。一个诗人人到中年以后,还没有去过北碚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所以,我在神往之外,还多了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用自己的笔去抒发的愿望。”

《诗刊》主编李少君称,北碚,有青山,有绿水,有鸟语,有花香,更重要的,是有诗意如白云一样萦绕在其上空。

西南大学教授、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吕进则用他自己的一首诗赞叹:“君问春归何处?古音新韵,满城诗赋。夜雨巴山今尚在,神州诗魂,北碚居住。”

在奉节,跟随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大家的足迹,来宾们一行登上白帝城,观“夔门天下雄”。中国诗歌在线总编辑肖潇感叹,一走进这里,历史好像在眼前一幕幕重现,来到白帝城仿佛与李白、杜甫等诗人跨时空对话一般。

游览完白帝城,嘉宾们还欣赏了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出《归来三峡》,换一种形式感受“诗城”奉节。

跟随《竹枝词》《登高》《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等诗的吟唱,加上高科技舞美,嘉宾们宛若走进了千百年前文人墨客的诗景之中。

著名诗人、首都师范大学离退休职工吴思敬感慨说,奉节把人文和自然风光进行了很好结合,让人荡涤心灵。相信这次采风,让很多人回去后都能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采风,当晚8时许,在北碚举行了第六届中国诗歌节专场活动—第二届缙云诗会“巴山夜雨诗歌奖”颁奖典礼暨主题朗诵会。

朗诵会共分“序章·巴山夜雨”“上阙·画境山水”“下阙·诗意之城”“余韵·自在北碚”4个篇章,仲维维、祝克非、麦恬、张世轩、李忠笈、于波、刘菲、郑国剑、李林等朗诵名家,现场诵读了《缙云情思》《缙云诗会》《诗意之城》《自在北碚》等以北碚为主题创作的经典诗篇,带领现场嘉宾和诗人共同领略了古典与现代融合、高雅与通俗并重的诗情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