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介绍称,在界定侵犯隐私权前,需要确定是否存在隐私。事件中车辆乃是在上午停放于公共场所,且男孩头部悬于车窗之外,情况紧急,凌先生及其工友的施救的行为是一种属于无因管理的善举,并不对隐私权的客体,即私人生活安宁构成侵犯。李斌也提醒人们在救助他人时应多一分谨慎,私密信息的披露和救援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法律关系,要守好自己“行为的边界”。
此外,按照凌先生的陈述,上传视频是为警戒与提醒,因此其主观动机具有合理性,一旦被诉,凌先生可以提出有效抗辩。同时李斌认为,凌先生应将视频及时删除,“避免相关纠纷持续激化”,不应仅仅因所谓的对方言语不友好而意气用事。同时,李斌也认为将此事诉诸法庭“没有必要”,呼吁双方“互谅互让”、“坐下来谈”,各自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妥善解决问题。
李斌分析,目前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凌先生的行为在存在合理动机的情况下,不应对此进行诸如“宣扬善举”、“炒作自己”的其他揣测。最好的情况是双方的良性推进,即徐女士婉转地提出要求和建议,凌先生也体谅到一位母亲心灵的感受和想法,双方相互关照,都应避免让对方产生不愉悦的感觉。
这次事件也从侧面反应出,任何内容都有可能借助移动互联网获得巨大的传播力,李斌建议,在自媒体时代,发布者须对内容的事实基本来源进行审核,不应侵犯他人权利,对相关主体造成负面影响。具体案件的认定会对内容发布者的主观心态和客观影响进行考察,由于互联网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线上侵权造成的后果比传统线下侵权更为严重,”李斌说,因此承担的责任会更加严重。
心理咨询师:认定动机方辩人心善恶,拓宽视野以避随意褒贬
“事情的善恶的核心是动机,”北京心灵时光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师穆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在心理咨询上,往往通过反复“面质”的方法来探求一个人的感受和信念,了解人的动机。穆凯说,如果凌先生的动机是帮助孩子、警戒他人,社会则不应苛求他的善意,过于求全责备;如果凌先生希望借此制造热点,吸引关注,那么“就是一个问题了,徐女士没有义务用自己的苦难让你出名。”
“辱骂没有意义。”对于网络上支持某一方,而对另一方进行攻击的网友们,穆凯建议称,不应用局限的小范围来看待事件,而应扩大视野,向事件纠纷各方给予更多的善意,尝试去对他们各自的压力和痛苦进行共情,以避免一场恶意的争斗。穆凯呼吁,无论各方存在怎样的瑕疵和不妥之处,网友们亦应尽量少用攻击、指责和贬低来对待他们,“可能这是唯一能对他们起到帮助的做法。”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