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医院复查都和孩子寸步不离!女儿:智能东西对老人来说太难了

2020-11-26 12:04:00 作者: 每次去医院复

志愿者帮忙操作机器,但是不碰钱,还是要老太自己来。老人盯着机器看了好久,没有找到塞钱的口子,最后还是要志愿者帮忙。

等操作完,老人挪着步子去坐电梯。“我一般都去社区医院的,之前体检有个指标不好,医生让我上大医院看看,我才过来的。药吃光了,就要到医院里来。”

每次来医院,老人都是一个人。老伴儿已经不太会走路了,两个女儿都已经退休,有自己的家庭,还有小孩子要照顾。“老头子要是来医院,只能麻烦小女婿了,我也过意不去。”

出门,她只能嘴巴勤快点,多问问人,多寻求帮助。“还好的,现在的人都挺热心的。”

林老太没有手机,出门背个小包,包上绑着一个卡包,里面插着身份证:“等一下看完病,我打个车回去,让门口的协警帮忙叫车,我走不动了。”

陪着来看病的子女:

我从没见过父亲如此小心翼翼

无措得像个孩子

方女士这几天又开始在网上抢号子了。父亲生病这两年多,抢号陪看病取报告等复查已经成了他们家的常态,每一次父亲从老家来复查,用方女士的话说“就是一次大考”。

方女士的父亲在老家开着一个厂,可毕竟已经是67岁的年纪,对智能化这些还是不熟悉,微信里发文字至今不会用标点。

“我爸曾经是我的榜样,他很能干,我以前觉得他是无所不能的,什么难题都能解决。可是到医院看病这件事,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小心翼翼的爸爸,无措得像个小孩。”

方女士平时工作忙,临近3个月一次的复查前,她总会收到父亲的微信提醒,让她别忘记预约挂号。

“我有时候看过之后会忘记回,有时候回得又比较敷衍,那么过几天肯定又会收到我爸的提醒。我能感受到他特别小心翼翼,不想打扰我又不得不依赖我。”

每次到了医院,父亲都跟在她后面。

“人多的地方基本寸步不离,回答医生的问话父亲也会看看我。我在,他就安心。”方女士说,这两年因为隔三差五要跑医院,她遇到过很多父亲一样的老年人,有时候也帮他们在机器上操作。“科技进步那么快,有些方面是不是也该等等他们呢。”

医院:

增派志愿者人手

开通亲情绑定账户

这两天杭州市一医院每天的门诊量将近8000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年人。

全院65台自助机都在高速运转,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常常淹没在人海中。

在市一医院,在册的志愿者有1850人,不定期做志愿服务。医院也有专职工作人员做引导。

65岁的寿阿姨退休后就在医院做志愿者,想尽自己一份爱心。

“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不仅仅是老年人,一些外地来杭州看病也不太熟悉情况,机器都不会操作,都需要我们帮忙。所以吃饭、喝水、上卫生间都急急忙忙的。”寿阿姨说,每天要服务多少人,志愿者们都不会统计。“我们也都是退了休的人,会的也不多,但是做的多了就会了。想想哪一天等自己再老一点,连这个都做不了的话,那挺悲哀的。”

老年人在智能化面前的问题,医院也有考虑。

“增加志愿者人手帮助市民操作是一方面,我们医院还做了一老一少亲情账户绑定。”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斌介绍,这是一种便于支付的手段。一老一少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支付不方便,可以绑定亲情账号,老人绑定子女,孩子绑定父母的,来进行支付。“老人如果就医,为方便也实现最多付一下,就做亲情账户绑定,开通后,看病卡里没钱或者钱不够,可以管自己先回去,由绑定的账户来支付这个费用。一般傍晚18:00自动会扣款,如果当天没扣款,第二天会接着扣,还是没有钱,会继续……超过第31天后,患者下次就诊时,会提示先还款,插卡充值就可在自助机上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