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医院复查都和孩子寸步不离!女儿:智能东西对老人来说太难了

2020-11-26 12:04:00 作者: 每次去医院复

11月25日上午9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正迎来高峰。

一台台自助机前,排起了小长队。有人挤在机器边操作,也有人站在外围等待。

安徽人林军(化名)手上拎着粉色小包,手臂上挂着彩虹雨伞,直愣愣地站着,有些茫然。

“我陪媳妇来的,孙女生病了。”机器边,儿媳妇一手抱着孩子一边操作着。他看着,除了着急帮不上忙。

因为要带孙女,60岁不到的林军从老家安徽来到儿子在杭州的家。在杭州呆了三年多,林军至今不敢一个人出远门。“外面更新太快了,我们都不会,学都来不及,主要是记不住,年纪大了,不受控制地老了,笨了。”等媳妇挂好号,林军匆匆跟了上去。

林军的困惑和惶恐,离他不远处的王大伯一点都不比他少。

王大伯比林军大几岁,手里抱着一个玻璃水杯,跟着30多岁的女儿,寸步不离。

王大伯是河南人,女儿在南京,儿子在杭州。这段时间,老伴检查身体,胃出了毛病,孩子担心父亲也有问题,就带老人来医院做个检查。

“我正好来杭州,就带着爸爸来检查。”王小姐说,“我都有点搞不清楚,更别说老年人了,智能化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太难了。”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和年轻人玩手机网络越来越溜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也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在打车、看病、去银行、出门等日常生活中,遇上了一道道“数字鸿沟”。

我们追求的智能化,不应该是去老人化。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这意味着国家开始出手。

在杭州,老人们要去看病、打车、取钱、出行,难吗?

11月25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去了医院、银行、火车站,也采访了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银行工作人员、医院志愿者和不少老人,记录下这些画面。

看病老人:

这些机器看着心里发慌

只能嘴巴勤快点多问人多找志愿者

77岁的林阿姨,耐心排着队,轮到她了,她就将医保卡递给志愿者求帮忙。“已经预约过了,请帮我取个号,谢谢啊。”

很快,她拿着挂号单走出人群,走到背着书包的老伴儿身边。

这样的场景,每两周就要上演一次。

林阿姨的胃病十多年了,需要慢慢调养,每两周就要来一趟医院。“现在都是网上挂号,我们也都不会,手机都是孩子们淘汰下来的,就打打电话,其他的也不会用,孩子教过我们用支付宝什么的,太烦了,记不住。”林阿姨说,健康码也没有,还好可以用身份证。

网上挂号,她都要提前去社区卫生院里找熟悉的医生帮忙。“那个医生毛好毛好的。”到了医院,她又找志愿者帮忙。“自己都做不来。有时候人家也很忙的,那就等一会儿。”

这么多年来,都是老夫妻自己上医院,很少打扰子女。“我儿子在外地,媳妇做老师,还要管伢儿,很忙的,就不去烦他们了。”

对于智能化的进步,老人是肯定的。“现在上医院方便多了,十多年前,要自己过来排队,半夜两三点都来过的。”

77岁的张阿姨也是老伴儿陪着来的,老伴儿在取号,她站一旁。等了一会儿,号子取到了。“两年没来医院了,变化真大。”

夫妻俩都是高知,退休前都是浙江一所大学的老师,一个研究计算机,一个是通讯工程专家,生活中使用智能化的东西也能够适应。“我们出去买东西都是用支付宝、微信的,因为是这个专业的,所以学起来也快。”她肯定了科技带来的进步,以前的人工挂号变成了机器,不担心收到假钞,也便利了很多。但她也感慨:随着衰老,速度跟不上年轻人了,这真是不可逆的。

戴着毛线帽的82岁林老太,个子很矮,站在自助机前,举着200元现金,等着志愿者帮她充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