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有位糖画艺人万晓东
回顾童年,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的糖画是许多人抹不掉的儿时记忆。手艺人坐于摊位前,随着手腕翻飞,汤勺中的糖浆均匀地洒在石板上,交织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形象,栩栩如生,驻足围观的人们纷纷叫好。
这些手艺人走街串巷,虽没有固定的摊位,但每每一开张,都会吸引大批“粉丝”。曾经,万晓东也是其中一员,如今他在凤城的凤凰古街寻了一处固定摊位,继续着自己的“熬糖”生活。
11月24日,记者在凤凰古街见到了58岁的万晓东。提起与糖画结缘,万晓东说:“我第一次看到它就被迷住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万晓东的叔叔从四川来到丹东,一起带来的还有制作糖画的手艺。
上世纪80年代初,万晓东的叔叔凭借着这门手艺活跃于丹东的大街小巷。彼时,万晓东还在工厂里做工,每到工休时,他都会去叔叔的摊位帮忙。接触糖画越深,万晓东对这门技艺越是喜欢。一天,他鼓起勇气问叔叔:“您能不能教我?”叔叔打量了一下万晓东,思索一番后点了点头。
万晓东是有糖画天赋的,不出半年时间,他就掌握了全部技艺。随着时间的积累,他制作糖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师傅说,光做出来不是能耐,又快又好才叫本事。”说着,万晓东用勺子从锅里舀了一些糖稀,随着手腕起落,不到10秒,一只兔子就出现在记者眼前。
出师后,很长一段时间,万晓东活跃于全市各中小学附近,名气也越来越大。2010年,一位朋友提醒万晓东可以将糖画制作技艺申请“非遗”,万晓东便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次年申报获批,万晓东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丹东糖画”的传承人。“最开始我只是将糖画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后来我发现,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万晓东的转变,源自一次参展。2012年6月18日,省里举行了非遗展览,在万晓东的展位前,围满了好奇的人群,观摩糖画的制作流程,不时响起一阵惊叹声。还有不少人萌生了拜师的想法。“从那时起。我认识到技艺传承的重要性。”万晓东说。
多年间,有许多人前来拜师,万晓东都倾囊相授,有的徒弟甚至青出于蓝,推陈出新。教学的同时,万晓东也不忘钻研。经过多年积累,他创新技法,调制出低温糖稀,通过手捏的方式制作糖画,使得作品更加立体。
“学一门手艺简单,难的是一直坚守。”而今,像万晓东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制作糖画的人很难找寻,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糖画艺术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
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
记者 | 侯春林 吕宝林
编辑 | 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