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青岛石墨产业发展 聚焦企业突围之路

2020-11-30 07:59:17 作者: 专家把脉青岛

【青岛新闻网原创】

(记者 韩彤彤)

与石墨相关的产品,很多人定不陌生。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当属近几年炙手可热的石墨烯。由于石墨资源丰富,青岛被视为中国石墨产业的摇篮。其中,莱西更是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衍生出一批研发石墨烯产品的企业。可尽管拥有原始资源优势,但相比深圳、江苏等地,青岛的石墨烯企业,甚至整个石墨产业,仍处于粗犷式发展阶段,缺乏具有引领性的龙头企业。

今年6月,中国科协公布“科创中国”名单,青岛位列首批试点城市之中。自11月20日起,第一个专家团队——新材料专家服务团队抵青。在此期间,专家团和企业就青岛石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对青岛而言,从前期以资源优势领跑到如今缺乏竞争性产品,曾“天赋异禀”的石墨产业又该如何打赢突围之战?

把脉:青岛石墨产业的发展需要啥?

在中国石墨产业的赛场中,青岛莱西以石墨储量丰富、品质优良一度在行业中领跑,甚至被誉为“中国石墨之乡”。

11月24日,青岛石墨烯产业发展咨询对接会在莱西举行。来自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的专家走访了莱西石墨烯企业,对青岛石墨新材料产业现状结构进行调研,并分享国内外石墨新材料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

在对接会上,莱西市副市长赵晓光表示,石墨烯是莱西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为打造全省石墨烯特色产业集群,莱西形成了以石墨烯的生产和应用研发为主的核心区碳材料发展格局。然而,在打造以莱西为核心区的全省石墨烯特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引领的需求越发迫切。正如,赵晓光说的那样:“我们迫切需要更高层次人才的支撑。”

事实上,对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的渴求,企业同样感同身受。作为莱西本土企业,青岛南墅泰星科技有限公司主打石墨烯产品,据董事长刘希山介绍,iPhone 12的摄像头中便运用到了泰星科技代制造的散热膜。“不过我们生产的都是基础膜,属于基础性产品。”刘希山表示,当前,技术提升是摆在公司面前的难题,“我们也在不断尝试生产中高端产品,所以特别想请教专家该如何攻克技术难关。”

由此可见,当下,对青岛石墨产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全力构建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创新创业生态。

转型:发挥工匠精神 生产有竞争力的原创产品

与石墨相关的产品不胜枚举,以近年来大火的石墨烯为例,石墨烯“爆火”阶段,整个行业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号称生产“石墨烯”产品的企业。然而,历经数年大浪淘沙,大半企业倒在或止步于初始阶段,仅少数企业冲出重围,品尝到红利。

这些企业是如何走上“金字塔顶端”的?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石墨烯创新技术联盟秘书长李义春给出了答案。“企业应把产出原创性产品视为长远目标。千万不能盲目跟风、依赖模仿,价格战是无法长时间生存的。”在李义春看来,中国石墨烯产业以东部沿海聚集效应最为明显,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企业。青岛作为资源雄厚的石墨原产地,在石墨烯产业上的发展优势不言而喻,却迟迟未曾有龙头企业出现,究其根本是缺少有工匠精神的企业。

“江苏、深圳有几家石墨烯公司有望明年实现科创板上市。我们希望两三年内能在山东培育出相应的石墨烯公司。”事实上,对青岛乃至山东的石墨烯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要沉下心来,拿出高质量、有竞争力的产品,由此才能在行业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

突围:聚焦国家战略 铸就行业担当

若要壮大青岛石墨产业的发展队伍,政府与企业两者缺一不可。当企业潜心研发,凝聚工匠精神时,青岛应该怎么做?针对这一点,李义春认为,除培育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外,青岛可以拿出诚意制定政策,引入科创板上市企业来青发展。如此一来,经由双方“多”管齐下,方能再次“唤醒”青岛石墨产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