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区试水“多代同楼”跨代社交破解老年人“精神孤独”痛点

2020-12-15 09:24:08 作者: 杭州滨江区试

“堆叠”的日子 让两代人发生情感的联合

城市里,年青人与晚年人的日子,许多时分就像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前者肩负着作业与日子的压力,后者面对的最大检测则是难以排解的孑立。

而在阳光家乡,两代人的日子有了“堆叠”。

采访期间,22岁的陪同者黄清怡带记者观赏了自己的房间。年青人的房间坐落2号楼6楼,乘坐电梯短短几分钟内,黄清怡与四五位白叟打了照面,热心肠帮白叟按楼层按钮。

黄清怡的房间约30平方米,有两张单人床,独立卫生间,落地窗外还有个小阳台。“租房商场上这样的房间至少要2000多元一个月。”黄清怡说,除了租金低,参加“多代同楼”还与自己的专业有关。她大学时学的是晚年服务与办理专业,现在在滨江一家养老服务公司作业。

年青人1对1的陪同,给白叟的日子带来什么改变?白叟赵水娟叙述了她与黄清怡的故事。

本年春节前,赵水娟随女儿到新加坡旅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停留国外。“我身体不太好,疫情发生后整夜睡不好觉。”赵水娟说。回到杭州后,她的状况没有好转,每天都把自己关进房间,不愿意出门。结对那天,黄清怡了解到赵水娟的状况,听社工说她喜爱做手艺,就带上艾草等资料请白叟教她做香囊。一同做手艺、画画、吃饭、漫步……两人的爱情逐步升温,赵水娟又开畅起来。

陪同者朱越陪徐继兰白叟画牡丹。 黄珍珍 摄

“不仅是白叟得到了陪同,咱们之间更像是一种彼此需求的联系。”陪同者朱越来自湖北黄石,本年8月进入养老院。说起参加项目的原因,这个23岁的大男孩吐露心声:上一年,他在杭州作业期间,在老家的爷爷逝世了,这件事对他牵动很大。

“小时分不懂事,陪爷爷的时刻太少。长大后又出去从戎、读书、作业。”朱越说,上一年父亲电话告知他爷爷逝世的音讯时,他才突然领会陪同的含义,但一切都错过了。

来到养老院后,朱越一有空就陪84岁的徐继兰画牡丹。有时分帮她下楼拿网购的快递包裹,有时分安静地坐在一旁陪她。“越越这么帅,惋惜我孙女现已成婚了。”结对没多久后,徐继兰就告知社工她多了个“孙子”,平常还会发微信让朱越作业别太累。朱越在作业与日子中遇到困惑时,也会向徐继兰请教。“徐奶奶阅历丰厚,常常三两句就帮我解开了心结。”朱越说。

陪同,让生疏的两代人发生了情感联合,有白叟乃至将年青人的相片贴在了床头。但时刻,同样是两代人共处中面对的最大难题。

采访中,有陪同者告知记者,因为与白叟作息时刻不同步,导致作业日陪同白叟的时刻较少。“作业日只要迟早时刻能共处,但白叟习气早睡早上,他们吃早饭时咱们还在睡梦中,加班回来或许他们现已睡了。”

记者了解到,项目施行以来共12名年青人、20位白叟参加,有4名年青人连续因作业太忙或作业调动退出。“契合时刻条件的年青人不好找。”阳光家乡“多代同楼”项目负责人陈昕告知记者,在招募陪同者时,除了特性、才艺要求,时刻也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引导年青人以多种方法陪同白叟,陈昕与搭档们经常会策划一些小活动,丰厚作业日的交际场景。本年7月,他们推出的“早餐方案”很受欢迎,年青人们积极响应,早上陪白叟吃饭。

在此启发下,一些陪同者测验运用本身资源,策划构思小活动。这几天,祝悦鹏正与陈昕商议,想和幼儿园的教师们一同搞党建活动,为结对白叟织围巾、听他们讲故事。

多部分联动 新式合作养老方法愈加多元

《浙江省二零一九年晚年人口和老龄工作计算公报》显现,到上一年底,我省60岁以上的晚年人口已达1152万人,占总人口的22.87%。近年来,“银发浪潮”加快来袭,“抱团养老”“老青合作”“多代同楼”等新式合作养老方法不断涌现。

“阳光家乡‘多代同楼’项目引进青年陪同者参加为老服务,是立异社会精准管理的有利探究。”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福利研究所所长、教授董红亚以为,在我国居家养老占有肯定干流的前提下,还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社区。在我国社区,多代人在同一屋檐下日子非常常见,但是跟着社会革新和年代开展,代与代之间的日子方法差异越来越显着。因此在确保各代人具有独立日子空间的一同,社区需求在公共空间添加代际交流合作的场景,打造美好日子一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