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区试水“多代同楼”跨代社交破解老年人“精神孤独”痛点

2020-12-15 09:24:08 作者: 杭州滨江区试

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不久前,27岁的义乌姑娘朱益青搬进了杭州滨江阳光家乡养老院。与她同住的,还有10多名“新滨江人”,他们中有幼儿园教师、公司职工、医师、民警、社工等。

招引这些90后齐聚养老院的,是一则招募信息——上一年十一月,滨江区民政局在杭州规划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院——阳光家乡发动“多代同楼”项目试点,直面晚年日子中的“精力孑立”痛点,为院内白叟招聘年青陪同者,企图以跨代交际打破养老院及社区内晚年人单一、限制的日子圈。

现在在滨江,这一新式养老服务方法正逐步从养老安排走向社区。不同年龄段的生疏人同住一个屋檐下,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一新方法在探究中处理了哪些难题、又面对什么困难?近来,记者走近故事的主角们。

年青人参加 给养老院增添了颜色

养老院里住进年青人,对阳光家乡的白叟来说不算新鲜事。

两年前,滨江区民政局、团区委联合阳光家乡打开“陪同是最长情表白”自愿服务项目,招募年青人入住养老院以自愿服务抵扣房租,这一做法曾引发社会重视。不少专家学者和网友点赞,以为此举既能让晚年人得到陪同,也能减轻年青人在大城市的日子压力。

年青血液的参加,给养老院增添了颜色。公司职工、画室教师、网络作家等年青人纷繁报名,运用周末等空余时刻安排书画、舞蹈、智能手机教育等爱好课程与活动。但一同,新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

区民政局作业人员和院内社工在回访时了解到,年青人运用本身技术打开的课程与活动,与院里本来设置的爱好小组内容重合度较高。不少白叟提出,比较“一对多”课程,更期望有年青人“1对1”安稳、长时刻的特性化陪同。所以,一个全新项目——“多代同楼”应运而生。

同样是年青人住进养老院,“多代同楼”到底有何不同?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坐落白马湖畔的阳光家乡。

阳光家乡养老院副院长唐瑞介绍,“多代同楼”有两大特征:一是年青人与白叟住进了同一幢楼,二是陪同的方法和时刻都有了改变。

“本来年青人独自住在一栋楼,除了课程和活动,日子中与晚年人交集较少。参加新项目的年青人则一致住进白叟寓居的2号楼 ,一同交际场景比曾经更丰厚。”唐瑞说,与之前比较,“多代同楼”以每名年青人结对2至3位白叟的方法树立安稳的跨代交际圈,每月最低陪一同长也从本来的20小时下降至10小时、租金从600元降为300元。

“考虑到年青人作业忙,咱们减少了最低陪一同刻,期望引导他们重视陪同质量。”滨江区民政局副局长蒋滢告知记者,为了确保年青人与白叟完成精准配对,项目施行前,区民政局联合养老院进行造访,对院内“老漂族”、退役军人、退休教师等不同类型白叟进行日子习气和性情画像,一同联合区教育局、社发局、公安局等部分挑选自动报名的教师、社区医师和民警等,再经过面试、见面会等方法对年青人进行选拔。

白叟与年青人的缘分就此打开。本年6月,29岁的祝悦鹏经过层层选拔,与84岁的顾美英签定结对协议。

这个长着娃娃脸、亲和力十足的小伙子,是滨江区滨文苑幼儿园的一名教师。顾美英退休前是小学教师,校园的作业阅历让她特别喜爱跟年青人交流。退休几年后,老两口来到滨江跟女儿女婿一同住,成了“老漂族”。几年前,因为老伴中风需求照顾,两人一同住进了养老院。

“养老院什么都好,就有相同,屋里屋外都是‘白头发’,短少年青人的奋发向上。”顾美英此前的烦恼,是传统养老安排遍及面对的一大难题——侧重于医疗健康、专业照护等健康类服务,代际交流严峻缺席。现在,因为“多代同楼”项目的施行,这一难题有了突破口。

近来的一个周六早上9时许,阳光家乡西门口又迎来了子女探望爸爸妈妈的小顶峰。这天,尽管子女有事没来,顾美英却没有感到孑立。前一晚,她已与祝悦鹏在微信上约好,第二天早上一同商讨球艺。

公共活动室内,顾美英挥舞着乒乓球拍,与祝悦鹏剧烈“厮杀”。这位满头银发的“乒乓老将”,眼睛牢牢盯着飞来飞去的乒乓球,几个回合就让祝悦鹏败下阵来。休息时刻里,一老一少其乐融融。祝悦鹏灵巧地坐在顾美英周围,耐性帮白叟处理运用智能手机遇到的各种问题。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