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做“难题”,分值才高,这一与个人评价、绩效都紧密挂钩的管理工具,从源头激发了临床专科的自我革命。
74岁的周老伯被确诊为房颤后,却因高血压无法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不吃药怎么预防卒中发生风险?“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徐亚伟向周老伯的家属解释道。“不过,目前可以利用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来解决,从源头拦截血栓,安全性高。”
心脏动了两个“大手术”,只住院6天。出院时不再心慌的周老伯直呼没想到,“老同事以前也做过类似的手术,得跑两次医院,先消融、再封堵,这次在十院,我感觉很顺利,很安心。”
患者的安心,来自院内医务人员在诊疗技术和服务中的主动优化——当专业艰深的医保支付方式概念,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新抓手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诊疗模式将真正被取代。
DIP,基于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正在推动医改往更深处发展。从DRGs(按病种付费)到DIP,新的医保支付方式究竟希望给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作为本市参与DIP和DRGs双试点的医疗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通过多年实践,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答卷:医院确立了300个院内重点病种,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依旧有48.6%的病种均次成本下降。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有了DRGs,为何还需要DIP?
“无论是药品、耗材的零加成,还是水电煤、物业等后勤管理,许多年来,医院管理者将这些客观的成本管控几乎已经做到极致。还有没有新的抓手?”十院院长秦环龙一直问自己,能不能回归医疗的核心着力点——病种,“医生的思维和行为要改变,降本增效,让老百姓预后更好、费用更低、少跑几次。”
如今,这种更精细、更科学的工具出现了。在他看来,DIP和DRGs的关系不是互相对比,而是互补。“DRGs对临床路径进行了详细设定;DIP则基于大数据进行分组,根据医疗机构前3年的每个病种数据,基于病因、治疗、诊断等诸多要素形成一个组合,并与相关费用匹配。”充分利用DRGs的路径优势,再结合DIP的包容性,将更符合医学的个性化、复杂性及其内在发展规律。
上海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谢桦在卫生经济青年论坛上解释,“医保控费在严控药占比、耗占比,政策愈发趋严的同时,也为合理引导医疗机构发展指明方向。”他举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指标——均次费用,但可能指标结果很漂亮,实际医疗行为没有任何改变。特别是出院患者平均费用,2万元就一定比3万元好吗?不谈病种、手术难度,单一指标并无意义。”在他看来,“一刀切”的管理考核模式将不适用于行业长期发展,而DIP和DRGs,或许是现阶段最能客观反映医院真正内涵的度量衡。
如何让DIP变成可比较的“考分”?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应晓华曾指出,公立医院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难以比较,“不仅是不同医院、同医院的不同科室之间,哪怕在同一个科室内,不同医生提供的诊疗和服务,也难以比较。”而DIP正是构建了一个基于分值的比较体系,让医疗行为变得“可比较”。
十院财务处处长吴丹枫介绍,RW(病种组合分值)就是各医院、科室和医务人员的“成绩”,“简单来说,疾病越严重,治疗难度越大、消耗越多,RW就越高。”此外,还有CMI(病例组合指数),它可以用于评价收治病例的平均技术难度或“高度”,是医院服务能力和技术的体现。“同样地,复杂病种越多,CMI也会相应增高。”
多做“难题”,分值才高,这一与个人评价、绩效都紧密挂钩的管理工具,从源头激发了临床专科优化病种结构的自我革命:新术式、新服务,各科室开足马力的优化让患者真正获益。
正如周老伯这样的病例,徐亚伟说,“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相较于单一的消融和封堵分步术式,有着减少并发症、降低卒中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等优势。据统计,目前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11.7天下降至6天。根据DIP测算,RW由5.0提升至9.6,每指数单价为16696元,较传统手术费用下降7.7%,科室医保结余扭亏为盈,增幅达1.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