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酒成“气氛组担当”在年轻群体走红,专家提醒三个常见健康误区

2021-03-13 11:23:01 作者: 低度酒成“气

东方网见习记者赵铭3月13日报道:老友聚会时,你喝什么酒?近年来,酒水品类不断创新,低度酒饮作为酒水品类分支之一,在年轻群体中逐渐“潮”起来。

今年春节期间,由于倡导“就地过年”,不用和长辈们喝白酒的年轻人在拥有“选酒自由”之后,使低度酒销量异军突起。起泡酒、果酒、预调鸡尾酒等成为春节消费新热点,天猫与天猫超市数据显示,购买果酒的人数达到去年的两倍。那么,低度酒为何能够走红?年轻人在“畅饮”之余,是否对其对健康的影响有深度了解?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低度酒

低度酒饮用场景增加

成气氛组担当和社交货币

低度酒的崛起不仅仅始于今年春节,去年,CBNData发布的《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发现,90后、95后是酒水消费最大的两个消费群体。在这两个人群的酒水消费中,果酒、配制酒品类增速第二。

如今,“不容易醉,又能享受微醺的感觉”成为年轻人挑选酒类的一大需求。例如在某潮流社交平台上,一位博主提到了推荐小甜酒(低度酒)的初衷——“喜欢喝酒的那种微醺感,但又不喜欢酒精的味道。”

许多年轻人都表示,低度酒成为了自己生活中重要的“气氛组”担当。95后白领施小姐表示,低度酒满足了喜欢喝酒、但酒量又不好的自己的需求。“老友相聚的微醺时刻,聊着聊着就上头了,无需顾虑太多,可以放肆大笑,放肆吐槽。” 90后在读博士杨先生也表示,低度酒成了氛围的调味品——“有时候会去专门的米酒吧,喝酒时候听听音乐,气氛比较特别,让人觉着微醺,摇曳,暧昧,放松。”

今年1月,天猫联合百润、青年志发布的《中国年轻人低度潮饮酒Alco-pop品类文化白皮书》概括了低度潮饮酒的四种新消费场景,即小白也能无门槛融入派对的纯净社交,烦闷疲惫时的情绪激活,独居时的自我放飞,与打工人的喘息摸鱼时刻。“喝酒”这一行为从“应酬”“灌酒”等“负面”印象中跳脱出来,有了新的延伸方向。

这也和酒类商家的营销方向有关,去年,周冬雨为某低度酒品牌拍摄的广告片就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 画面中,周冬雨倚栏听雨,再配上“微醺,就是把自己还给自己”的广告语,酒文化成功从推杯换盏变成了愉悦自己。

在某社交平台上,“低度酒”通过化身为“女生酒”“小甜酒”“闺蜜酒”等别名走红,其中“闺蜜酒”指向了具体的消费场景——闺蜜聚会时可以喝的酒。高颜值、百元以内、适合少女等标签,成为吸引消费的关键词。同时,火锅、独居、睡前也成为推荐低度酒时出现的高频场景。

此外,记者注意到,低度酒也成了一些年轻人之间的新型社交符号。例如90后白领齐小姐表示自己会把网红低度酒送给朋友:“酒会让人放松,想让一个人在外面奋斗的朋友放松一点儿,或者增添点浪漫氛围。” 此外,还有白领表示低度酒已成为去朋友家做客时的必备伴手礼。

天天喝?用来助眠?

专家提醒三个认识误区

走红背后,记者发现,很多年轻人对低度酒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例如在社交网络上,有网友提问,自己入睡困难,是否可以推荐好喝的低度酒用来助眠。

为此,记者采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侍鑫杰,他表示,目前大家对于低度酒主要有以下三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低度酒对身体伤害比高度酒小。

酒精对人体脏器的损害与酒精度数的高低其实关系不大,与酒精接触人体有关,即只要接触就可能存在伤害。同时也与酒精蓄积量有关,低度酒相对于高度酒来说不太容易控制量,所以等蓄积到一定程度后同样可以达到高度酒的中毒剂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