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女县长被质疑学历低,明明是学历配不上她的能力

2021-03-19 17:59:54 作者: 网红女县长被

文| 徐媛

身披红斗篷,冰天雪地里飒爽策马,伊犁昭苏县女副县长贺娇龙短视频里的形象深入人心。走红网络后,她遭受了各种挑剔和质疑,其中包括她的学历。近日,她在媒体采访中回应学历争议时说:“虽然我没有读名牌大学,但我们这些普通人就不配努力吗?”这句话很快被网络热传,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据介绍,贺娇龙中专毕业,作为70后,在她那个年代,中专学历是个香饽饽,含金量很高,毕业后学校普遍能分配工作,学生大都能进入行政部门,所以地方上很多60后、70后领导干部都是中专学历,边远地区尤其如此。贺娇龙没有止步于此,她后来又上大专,上本科,在30岁之前,顺利从自治区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取得在职研究生学历。即便如此,她在直播时还是因为学历问题被人指指点点,一会说她中专学历太低,一会说在职研究生水分多,似乎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无法与她的官职和知名度匹配,就会让人展开遐想。

前有公司HR招聘时称“考不上本科智商都是有问题的”,现有马背上的女副县长为自己的学历问题打抱不平,学历歧视一再刺激公众的神经。似乎学历越来越成为一道跨不过去的选拔门槛,大部分人还没有起跑,还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抱负,就被贴上不行的标签,扔出赛道。而少数突破学历限制、实现向上流动的幸运者,也要时不时接受质疑,不管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干出了多少成绩,只要学历不够光鲜,就好像背负了一个擦不去的黑点,永远有被人说三道四的空间。

贺娇龙雪地驰骋

“我们这些普通人就不配努力吗?”女副县长这句话也是在问,你为什么看不到我的努力?很多人考不上名校,不是因为不够努力,也不是因为先天智商的不足,更多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努力奋进,不愿意被早早地盖棺定论。而一个公正的社会,应该是一个追求机会平等的社会,要尽量给那些处于不利社会境地的人,创造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不是将现有的差距和不平等视为一个不可更改的现实,一开始就剥夺落后者证明自己的机会。

何况,学历是特定选拔体系下出来的结果,很难涵盖一个人全方面的能力。一个人能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并不代表他在其他领域能一样出众。现实中很多工作和教育背景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就拿公务员来说,选拔时考察的是逻辑推理能力和基本的常识,有意淡化了教育背景的差异。在岗位上,公众对一个官员的期许,是他具体的行政能力,能够为人民办多少实事。只要选拔过程公平公正透明,其学历如何,是没有必要关心的事情。

贺娇龙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说明。从任职条件上,她的学历足已胜任她的岗位。从业务上,作为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在完成日常的工作之余,她担任带货主播,宣传家乡之余,带动销售农副产品上千万,她的能力有目共睹。这样还要来非难她的学历,只能说挑剔的网友有一种酸葡萄的心态,有可能一方面为自己因学历遭受的不公待遇而愤愤不平,一方面又看不得有人冲出重围,逆流而上。矛盾心态的背后,还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高学历情结,对名校光环的不可遏制的朝拜,无形中也是在拥护选拔唯学历论这一隐形规则。

不可否认,在上升途径极为有限的当下,学历已成为就业、婚姻和提升下一代社会地位的“敲门砖”,学历焦虑也因此成为一种集体困扰。但一个良好的社会,不能让一纸文凭定义一个人的一生。要打破现存的壁垒,我们需要提倡更多元的选拔方式,更包容的学历标准,这种包容不仅是制度上的,也是观念上的。如果我们主观上认同低学历就是没出息,就是低智商,认为学历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能力的差异,那么现实很难有改善的可能。这样下去的结果,是绝大部分人要在过早的年纪,被迫放弃自己的梦想。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