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欺凌,如何不让孩子受到伤害?学校和家长可以这样做

2021-04-18 21:57:09 作者: 面对校园欺凌

“学校应建立对欺凌的零容忍机制。”教育部4月6日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征求意见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规定》中,专门单列一章 《特别保护》,对防止校园欺凌和预防性侵害做了详尽规定。而这也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规定》明确,教职工发现有学生实施殴打、辱骂、起侮辱性绰号、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等欺凌行为,应及时制止;教师应关注处于弱势或特殊地位学生,发现学生存在被孤立、排挤等情形的,应及时干预;学校接到关于欺凌的举报,应立即调查;对违反治安管理或涉嫌犯罪等严重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

“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一定会被发现和制止,相关学生也会及时得到保护、救治和安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向阳长期从事校园欺凌研究,并在中小学为一线教师开设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的课程。

在他看来,目前更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让广大家长和教师能及时识别那些持续且轻微的欺凌行为,并采取行动妥善处理。 “因为轻微的欺凌往往是持续的,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积怨的被欺凌者即使成年以后也难以释怀。”

在教育界,校园欺凌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但在更多的时候,欺凌并非我们所想像的那种一眼就能看出,且让人正义感爆棚,必须立刻出手相助的行为。要知道,有很多欺凌行为往往是轻微的、持续的。如何识别并及时处理,这是一件考验智慧的事。

校园欺凌和打架、恶作剧等有本质上的不同,并且在不同年龄段,欺凌的概念与判断标准也不一样。不让一个孩子受到伤害,教育者和家长首先要学会识别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判断校园欺凌的标准有哪些。

黄向阳用学生打架斗殴、互怼相骂、玩笑打闹、捉弄、恶作剧等疑似欺凌与名副其实的校园欺凌进行了比较。他说,校园欺凌识别与认定的三条基本标准是:双方力量不均等、加害者主观恶意、受害者未激惹。这也是校园欺凌认知干预的三个基本要点。

而且,简单粗暴的处罚容易在孩子心中埋下隐患,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根本上干预、预防欺凌,学校可以采取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教育方法。目前,这一方法经部分学校验证行之有效,并将逐步在一些中小学中推广。

校园欺凌潜在的不良影响比想象的更严重

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八成以上的中小学生目睹过校园欺凌。今天,在为受害者抱不平的同时,很多人都忘了自己也曾参与过欺凌。或许不是主导者,却扮演了起哄者或是冷漠的旁观者。比如讲别人坏话、起绰号等让别人感到不舒服,或是当别人被欺负时哄堂大笑。这些也许是在成年人看来很轻微的情节,往往在当时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

黄向阳告诉记者,霸凌行为通常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而是集体行为,包括霸凌者和围绕在霸凌者身边的“跟班”,以及在旁边添油加醋或保持沉默的群众。有些跟班和群众只是受到了霸凌者的指使,跟着凑热闹起哄,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受害者造成很大的伤害;也有些跟班和群众明知不对,却因为懦弱而不敢站出来为受害者说话。

正因为受害者处于在集体中孤立无援的境地,霸凌对受害者的心理伤害尤其深远。很多人成年后依然摆脱不了小时候被霸凌被孤立的心理阴影。

一项针对欧盟28个成员国年龄从11-15岁学生的研究显示,瑞典校园欺凌发生率最低(约6%),立陶宛校园欺凌发生率最高(约40%)。美国对初中生进行大规模调查发现,18%的学生遭受过谣言诽谤,11%的学生遭受过推搡、绊倒或吐口水,6%的学生遭受威胁侵害。在小学阶段,约有25%的学生曾经遭受过过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对人的伤害和对成长的消极影响,也比通常认为的更深。

研究同样显示,15-40%校园欺凌会导致受害者会身心患有各种不同疾病。有学者对461名11-15岁青少年儿童调查发现,29%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受害人中有44%存在心理压力、自尊受损等不健康现象。经历过校园欺凌的学生,有近三分之一在学习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八分之一会得抑郁症,还有八分之一会失去自信。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