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所有门诊停诊?你误会啦!最新解读来了!

2021-08-02 12:47:06 作者: 南京地区所有

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 介绍南京市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情况:

南京全市现有在运营养老机构284家,在院老年人21724人、工作人员8559人。养老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入住老人如果感染,风险很高。自疫情发生以来,南京重点做了四件事:

启动养老机构疫情防控预案。 7月20日晚起,市、区民政部门启动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建立了300多人的养老服务应急支援队、应急处置技术队伍,设立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点、13处共411张床位的区级机构隔离观察场所。就加强人员管理、疫情监测、内部管控、帮扶服务等方面,面向各区、各养老机构开展疫情防控技术网络培训7期。

对养老机构实施封闭管理。 7月20日晚,南京全市养老机构连夜启动封闭管理,并通过公告、电话、微(短)信等多种方式,通知到老年人及其家属,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来访咨询、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工作人员居住在院内,只出不进。暂停亲属给老年人送餐。快递、外卖、送药人员不得进入,在机构外设置物资交接区,安排专人接收家人提供的老年人生活必需品或者订购物品。全市养老机构也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帮助在院老年人和家属来开展亲情互动。

做好在院老年人防护。 组织上门为机构老年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目前已按市级统一部署全面完成3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工作人员每周接受1次核酸检测。养老机构普遍早晚两次为入住老年人、工作人员测温,每半天为老年人的居室通风30分钟以上,帮助老年人做好个人清洁卫生。针对老年人吃饭问题,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已暂停集体用餐,送餐到老年人居室。少数没有条件的,也施行进行分时段就餐、保持1.5米用餐距离。各养老机构还积极帮助老年人进行心理调节,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娱服务,舒缓老年人情绪。

解决老年人困难。 南京全市124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暂停堂食就餐、集体性活动 。一些高龄独居、孤寡、留守等困难老年人有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已为这些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13万人次。特别是疫情期间就医问题,南京全市237家养老机构有医院、护理院、护理站等不同形式的内设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当部分在院老年人就医需求,对部分确需外出就医的老年人,由老年人家属或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陪同送医。就医结束后,就医的老年人和陪同工作人员在区级机构隔离点进行14天隔离观察,核酸检测正常后即可返院。

Q

有不少网民反映,一些小超市、小商铺的从业者对疫情防控还是不够重视,比如进入店铺不戴口罩,人跟人距离很近,进门不量体温等,这些成为疫情防控的风险点。该怎样堵住这些防控风险点?

A

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富宁宏: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南京市商务局从7月23日起,组织36名机关干部下沉到一线,联合市场监管局组成9个督查组,开展疫情防控督查20多次,发现问题58个。对“入口处验码把关不严”“场内有人佩戴口罩不规范”等问题,当场指出,要求立即整改。同时,我们以“入门三件套”(验码、测温、戴口罩),“措施三必看”(消杀、巡检、一米线) 为主题,定制了防疫要求宣传海报,组织300余人次,张贴40余万张,向商铺进行防疫工作的宣传。区、街道通过网格化,组织网格员和志愿者,发挥“铁脚板”精神,督促经营户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7月20日以来,南京全市共开展检查1432次,重点检查商户“测温、 验码、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商户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监督客户戴好口罩,保持合理的距离。对反复出现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商户进行约谈。比如7月31日,建邺区商务局与该区社会面管控组,就针对反复出现防疫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某商户进行约谈,要求商户履行防疫主体责任,自查整改。对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商户,进行停业整顿处理,直至问题整改达标。

城市中的小商铺,包含小超市、小卖部、熟食店、药店、休闲食品店、咖啡吧、奶茶店、洗染店等,点多线长,面广量大,业态多元,这些商铺与市民生活密不可分。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全市有各类小商铺超过50万家。这些小商铺许多是家庭店夫妻店,有的只有一人在经营,平时管理不是太规范,一些防疫监管要求难以真正执行落实到位。而且这些商铺动态变化频繁,不断开店、关店、换店中,经营负责人不断易主。所以,小商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难点。欢迎市民朋友一起监督,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12345政务热线进行反映,南京市商务局有驻点工作人员会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