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一包零食,打开了小患者的心结

2021-08-21 17:59:07 作者: 战疫日记|一

扬大附院援扬州三院重症医疗队队员、扬大附院耳鼻喉科护师陈原青:

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晴

“哼,快来陪我玩玩具!”从胆怯不讲话到主动打招呼,一周时间,我们多了一个“干儿子”。

今年7岁的康康(化名)是我们病区里年龄较小的患者,即便孩子很乖、很懂事,在这隔离病房里独自一人,不免心生胆怯。作为管床护士,当我第一眼见到康康时,让我立即想起了家中的儿子,与他一般年龄,就连个头都相差无几。

“小康康,你今天有哪里不舒服吗?”面对我的询问,小家伙一脸气呼呼的样子,始终不愿回答,独自一人躺在病床,抹着眼泪。“阿姨有好多零食,饼干、小馒头、‘好多鱼’,你想吃哪个?”我的话音刚落,小家伙有了反应,立即坐起身来反问道,“‘好多鱼’是什么,我没吃过,我想尝尝。”

因为一包零食,打开了孩子的心结,之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康康的病房,看一看、问一问。相比之前的沉默寡言,如今小家伙的天性一览无余。“阿姨,快来陪我玩玩具,我的赛车可厉害了。”每次陪同玩上一会,他才会“批准”我离开。

孩子的一个举动,才让我知道,所有的同事都在关心这个小患者。

一天,我经过康康的病房,他不断向我招手,神情兴奋,口中不断喊着:“阿姨,快来看,快来看!”当我走近,小家伙快速跳下床,打开床头储物柜,指着里面的零食,蹦蹦跳跳地说:“你看,我有这么多好吃的,都是叔叔阿姨带给我的。”

考虑到康康年龄小,又是独自住一间病房,治疗期间,我们轮流当“妈妈”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有人陪他玩耍,有人教他学习,有人帮他洗衣洗澡,还有人哄他睡觉。

孩子思念父母,就如我想念儿子一样,康康每天都会和父母通一次视频电话,从起初的“我想回家”到如今的“我在这里很好”,也令孩子父母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电话中,康康对他的父母说:“爸爸妈妈,在这里,我有一群‘白衣妈妈’,他们每天都陪我玩,给我送好吃的,我会乖乖吃药的,你们别担心。”看到孩子面对病魔的乐观,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一周后,康康被转到了其他病区,与他相处的这段时间,也令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面对小患者,不仅要有“医者仁心”,更加要有“父母爱心”,爱心也是战胜疫情的一剂“良方”。

愿“疫霾”早日散去,还人间秀美蓝天!

通讯员 仇上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晨 整理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