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我们碰头了,今天趣前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统万城的文章,期望你们喜爱。
作为匈奴领袖赫连勃勃树立的“大夏”政权的国都,统万成为我国前史上少量民族建造的最无缺、最宏伟、最巩固的国都,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专一一座城墙概括、很多修建保存无缺的国都。
在建成后的5个多世纪里一向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也是把守“草原丝绸之路”的东西交通重镇之一。在北魏始光四年(427年),北魏与大夏的统万之战中,这座沙漠中的孤城表现了坚强的生命力,彻底可以用铜墙铁壁来描述。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原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迁至蒙古草原,以“射猎为业”,靠游牧为生。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其领袖什翼犍称代王,建代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什翼犍被苻坚所灭后,其孙拓跋于北魏登国元年(386年)继称代王,不久改国号为魏,拟定典章,重建国家,史称北魏。
东晋始于元帝司马睿,总算恭帝司马德文。刘裕将东晋消亡之后,与北方的北魏坚持,构成南北朝的局势。
拓跋身后,长子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嗣死,其子拓跋焘即位,是为世祖太武帝,于时开端了一致北方的战役。
拓跋焘,是北魏一位出色的君主。他继位后,采取了多项办法,如整理税制,分配土地给贫人,安顿流散,引证大批汉人参政,旨在加强北魏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与华夏地主的结合,安稳社会,开展经济。这些方针的施行,又使北魏国势日盛,为其一致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北魏建国和开展时,正处于十六国的后半期。拓跋焘即位并日益强盛,南边的东晋已为刘裕的刘宋王朝所替代,北方则还有西秦、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的并立与纷争,北魏的北边还有蠕蠕(又称柔然、芮芮)常常南下侵扰。拓跋焘君临华夏,即把平定北方提上议程,但关于先取何方,统治集团内部一向争论不休。
及始光三年(426年),西秦主遣使朝魏,请讨夏国。北魏大臣们仍定见不同,有的主张先伐蠕蠕,有的主张先伐北燕,北方士族身世的崔浩则以为“赫连氏(夏王)土地不过千里,政刑残虐,人神所弃,宜先伐之”。时拓跋焘犹豫不定。同年九月,拓跋焘闻夏主赫连勃勃已死,子赫连昌嗣位,内部不稳,遂决议先攻夏国。
拓跋焘进攻夏国的布置,是分兵两路。一路攻长安,一路趋统万。始光三年九月,拓跋焘命司空奚斤等人率四万余人袭浦坂(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意图是指向长安。而10月,拓跋焘亲身率主力进攻统万。11月,奚斤一路没有至浦坂,夏守将赫连乙升即弃城西逃长安。奚斤轻取浦坂后,开拔长安,夏长安守将赫连昌、弟赫连助兴即与乙升等弃长安西奔安靖(今甘肃泾川县北)。12月,奚斤占据长安。而拓跋焘进攻统万,却因城池结构共同,易守难攻,再加驻扎紧密,竟久攻不克。
拓跋焘享有九五之尊,竟连小小统万城都攻而不克,难免气急败坏,所以只得率兵自统万城回来平城,安居乐业,乘机再攻。拓跋焘回来干城不久,就传闻赫连昌遣平原公赫连定率二万军力往攻长安,所以便命令砍木于阴山(今属内蒙古),大造攻具,再谋攻伐统万。
始光四年(427年)3月,拓跋焘命高凉王拓跋礼镇守长安,又命执金吾桓贷于正人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造桥。4月,魏司空奚斤与赫连定相峙于长安;魏帝欲乘虚突击统万。
拓跋焘先命司徒长孙翰等率3万马队为前驱,又令常山王拓跋素等率步卒3万作后继,南阳王伏真等率步卒3万运送攻具,另以将军贺多罗率精骑3000居前作候骑,充当前哨。
5月,魏帝留下龙骧将军陆俟督诸军以防柔然,自率军从平城动身,经正人津过黄河,至拔邻山(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筑城,留下辎重,以轻骑3万开道先行。
统万城铜墙铁壁,前有久攻不克的经验,现在仅凭轻军前往,势必会重蹈覆辙,大北而归。所以,魏帝的行动方案引起群臣质疑。但魏帝却以为,正因为统万城铜墙铁壁,所以强攻未必能赢,只要以计夺城。他的方案是:“夏见我仅有轻骑,意必松懈,我军示弱诱之出战,再以死力与之决战,定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