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杨广,还有哪些人参与过京杭大运河的开挖?

2020-12-28 20:59:31 作者: 除了杨广,还

  大运河装满王者的大志,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跟着趣前史小编一同往下看。

  京杭大运河跟长城、坎儿井相同,是我国前史上巨大的工程奇观,是很给我国人”露脸”的前史文明手刺。在这张手刺中,有运河水2500年舒缓动听的吟唱,有运河滨生气勃勃的柳树风情,更有运河中愉快的船和船里高昂的人。

  邗沟上的夫差。公元前486年,我国正值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夫差当政第十年,为了北上伐齐、华夏争霸,夫差在蜀冈之上筑邗城(今扬州),在蜀冈脚下挖沟,用“举锸如云”的举国热心,开凿了一条衔接长江与淮河的水道—邗沟,这条沟是大运河的肇端,夫差也就成了挖下“大运河第一锹”土的人。虽然后来夫差伐齐走的是海路和陆路,没有走河路,但他挖下的这条沟,贯通了长江、黄河与淮河,使华夏地区的政治文明影响辐射到了长江流域,加快了我国南北交融的进程。并且扬州、淮安两座名城因修邗沟诞生鼓起,从此点上说,夫差功莫大焉!

image.png

  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夫差

  这以后历朝历代对邗沟多有补葺,隋唐两代对邗沟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扩道,宋代则进入了工程构筑和运送办理的鼎盛期,堤上很多构筑漏池闸,操控蓄泄,运河船运日益茂盛。北宋诗人秦少游的《邗沟》诗中有生动的描绘:“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很多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运河上的隋炀帝。如果说夫差的讨伐认识开了大运河的头,那么1000多年后的隋炀帝杨广,出于操控江南、保证华夏补给的战略策划,在大一统帝国的庞大边境内,在夫差、曹操等人挖沟的基础上,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挖沟运动。605年至611年, 隋炀帝安排浩大人力先后建成通济渠、邗沟(疏浚)、永济渠、江南河,加上原先修好的广通渠,我国前史上第一个有多条支流的运河系统建成,全长2700多公里,成为南粮北调最重要的运送通道。

image.png

  隋炀帝杨广

  只可惜隋炀帝杨广修运河修得太急,几年时刻征用数百万民夫,不恤民力,大众苦不堪言,纷繁揭竿而起,隋朝浊世敞开。一个功在今世、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却成了隋朝消亡的导火线,成了杨广骄奢淫逸、糊涂堕落的佐证,“隋家皇帝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运河修好后,隋炀帝曾乘着龙舟,率领着皇后妃嫔、文武百官、僧尼道士和大批战士,先后三次巡游江南,最终死在了江都(今扬州)

  将运河改道的元世祖。隋唐宋三朝,帝国的政治中心在长安、洛阳、开封一带,大运河相对应地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一条拐弯的南北运送线。到了元代,帝国的政治中心现已搬运到了大都(今北京),运河绕行洛阳的道路已不合适。所以,1283~1293年,雄才大略的元世祖忽必烈安排人力,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将运河截弯改直,弃洛阳而直至北京,全长1797公里,比隋代缩短了900多公里。

  元朝的大运河中,最北的一段是新开凿的通惠河,由元朝闻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掌管开凿。通惠河建成后,漕运行船能够直接抵达积水潭,现在的积水潭、什刹海、后海一带,成为了大运河的结尾,百船聚首,千帆树立,一派茂盛现象。岸上遍及旅馆、酒楼、茶肆和各种商铺,行人如织,成为大都城内最热烈的当地,宛如江南秦淮,正如诗云“十里藕香连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

  关于通惠河的起点,向来存有争辩,主要有白浮泉、瓮山泊、积水潭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也都有相关史料根据,笔者无从考证,但不管哪一种说法,建筑通惠河包含的灵秀匠心,显示了郭守敬的博学机巧,使漕粮运送真实做到了水路直达,不必再搬粮上岸,转化航道,由此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明显提高了运送功率。在元朝中后期,每年最多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发挥了无可代替的巨大运用。这条河道在明朝和清朝一向得到保护,一向沿用到20世纪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