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礼”是什么样的仪式?古代行“冠礼”有多重要?

2021-01-09 23:44:44 作者: &ldquo

  很多人都不了解“冠礼”是什么样的典礼?接下来跟着小编一同赏识。

  其实冠礼是古代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只要举办冠礼才会被氏族当成是成年人,才可娶妻生子。《鹤唳华亭》中,太子萧定权现已到了举办冠礼的年岁,但皇帝萧睿鉴却迟迟不愿现身,导致太子境况非常为难。假如不举办冠礼又会怎么呢?没有得到冠礼的认但是不能以一个成年人身份参与各种活动的,这关于男性来说仍是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就来介绍下前史上的冠礼到底有多重要,一同了解看看吧。

image.png

  在《鹤唳华亭》榜首会集,开场便是一场“太子加冠”的大戏:皇太子萧定权早已年满20岁,且已为先皇后守孝满3年,但皇帝却迟迟没有给他举办冠礼。后来,萧定权在教师卢世瑜和顾思林的协助下,总算要举办冠礼典礼了,却又遭到他哥哥齐王萧定棠的损坏……

  各个人物围绕着皇太子萧定官僚不要举办冠礼的问题,展开了剧烈的抵触,好事多磨地推进情节不断向前开展,让观者看后大喊过瘾。

  冠礼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萧定权一定要举办冠礼?

  咱们知道,我国有一段古话,叫: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二十弱冠”,指的是一个男人到了20岁,就要举办冠礼。

  冠礼是男人的成年典礼,表明男人现已老练,具有了成婚的才干,可以以成年人的身份,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成为一名合格的儿子、一名合格的弟弟、一名合格的臣下、一名合格的后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人物。由此可见,冠礼对一个男人的重要性。

image.png

  关于萧定权来说,重要性就更大了。在没有举办冠礼之前,他哪怕现已承继了皇位,但仍然不能亲政,只能由先皇指定的人担任辅政大臣。直到举办冠礼之后,才干宣告亲政,真实把握朝政大权。

  在我国,冠礼具有悠长的前史,是一项真实的我国传统文化礼仪。依据史料显现,冠礼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近3000年前史。那时候就现已规则,男人到了20岁,就必须举办冠礼。不过,有的皇帝诸侯为了提早掌握国政,会提早举办冠礼。比方,周文王姬昌12岁就举办了冠礼,放到现在,这样的年纪许多人还在读初中呢。

  在古代,举办冠礼有一套繁琐的程序。

  首要,受冠者要经过卜筮,算一下未来10天内有没有好日子。假如没有,就必须再等10天;假如有,就将这天确定为举办冠礼的日子。随后,将冠礼的日子布告给各位亲朋,约请他们前来参与。在举办冠礼前3天,再次经过卜筮,挑选出一名掌管冠礼的大宾,以及一名赞唱司仪。

image.png

  到了举办冠礼的日子里,受冠者、他的父亲、掌管冠礼的大宾,都要穿上礼衣。

  掌管冠礼的大宾为受冠者分3次加冠。榜首次是加缁布冠,第2次是加皮弁,第三次是加爵弁。3次加冠,一次比一次高档,一次比一次富丽。每加一次,大宾都会面临受冠者宣读祝辞。

  榜首次的祝辞是:“令月好日子,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第2次的祝辞是:“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第三次的祝辞是:“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俱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这些都是带着夸姣祝福的词语。

image.png

  冠礼结束时,大宾还会为受冠者取一个姓名,给这场冠礼典礼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整场冠礼典礼中,大宾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因而,当大宾脱离时,主人家要送给他一份厚重的礼物。

  从周朝以来,冠礼一直在我国古代撒播,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等朝代,均非常垂青冠礼。1644年清朝入关后,受“剃发易服”的影响,冠礼遭到严峻的损坏。在那今后,连续了2000多年的冠礼被停止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