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响马是什么意思?“响马”一词是怎样来的?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我们参阅。
响马一词起源于山东区域,在古代专指胡匪、匪徒。每逢有旅商路过,胡匪便会放出一支响箭,尔后马匪就会杀出,掠取资产。因为古代山东马匪会在马脖子上缀满铃铛,所以才有了响马这样的称谓。直到山东迸发农人起义,响马逐步变成了英雄好汉的代名词,尔后响马的意思多指起义师而不是马匪。下面就为我们讲讲“响马”一词的来历,还有词意究竟是怎么产生改变的,一同来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拦路掠夺的匪徒、土匪,又被称“响马”,指他们在拦路掠夺时,因放出响箭示警,然后骑马飞跃而至掠夺商旅货品而得名。
那么,“响马”一词又是详细从何时呈现的呢?
其实,“响马”这个称号和明朝中叶一场历时两年,纵横八省的农人大起义有关。下面,笔者简略来叙说一下这场农人起义的来龙去脉。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抵挡北元贵族的侵扰,明成祖朱棣规则在京畿周围区域计丁养马。后来的明朝皇帝又逐步把这项准则推广到河北,河南等地。
其时,明朝按大众丁田授给种马,叫马户,然后每年征驹(即小马),若种马死或许小马数量缺乏的,大众都得自己赔补。
到明朝中叶时,因为宦官擅权,政治日益糜烂,土地吞并十分激烈。庄田日增而导致牧场日少,饲料缺少,马户无力养殖,军马逝世不少。官吏又催督严苛,农人因补偿往往弄得家破人亡,加之比年灾荒,致使“民困已极,庐舍几空”。其时有人描述为“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在这种情况下,京畿周围的人们往往使用自己养殖的官马,组织成骑兵,劫富济贫,抵挡官府,他们这样的人被明朝称为“响马盗”。
明正德初,“响马”的实力越来越大,明朝控制者派官兵四处打压,并建立“什五连坐法”,乱杀乱捕无辜的大众。
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杨虎、刘六、刘七带领众“响马”揭竿而起,迸发了一场大张旗鼓的农人大起义。
杨虎,河北交河县人,是闻名的“响马”,他屡受官军的追捕。刘六名宠,刘七名宸,是霸州(今河北霸县)的贫穷农人,他们弟兄一贫如洗,一贫如洗,但“胆力弓矢绝伦”。
他们起义后推杨虎为领袖,攻击京畿南面的州县,一时间,四方贫穷大众云集响应,“旬日间众至数千”。
因为起义迸发于养殖军马的京畿区域,许多马户都参加了起义,起义师便具有了许多军马,“一昼夜驰数百里”,“倏忽来往不断,势如风雨”。官兵兵少马弱,对义师莫可奈何。许多地方州县的官吏不是“望风奔溃”,便是“开门迎款”。
起义师兵分两路,东路由刘六、刘七带领,自河北转入山东;西路由杨虎带领,进入山西。义师纵横数千里,所到之处,大众备粮酒相迎,气势极为浩大。
明朝的控制者对迸发的农人起义大为震动,匆忙调兵遣将,加强防卫和打压。
为打破官军的围住,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杨虎带领义师迂回于河南、山西;而刘六、刘七则转战于山东、河南,出湖广、江西。
起义师“持马力倏忽驰骤”,不占城池,不建立根据地,采纳的完全是活动作战的战术,“所至纵横,如蹈无人之境”。
八月,两路义师又会师于霸州,直逼京师。明朝廷匆促命兵部侍郎陆完带领京营和边军回师救援。义师为避敌矛头,又挥师南下。
十一月,杨虎在夏邑(今河南夏邑县)小黄河战役中献身。起义师又推刘三(刘惠)为领袖,称奉天征讨大元帅,又推秀才赵鐩为副元帅。起义师还进行了一番整理,把义师编为28营,并严申军纪,不许抢掠,不许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