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童之少年黄琬,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2021-01-22 02:46:28 作者: 古代神童之少

  黄琬,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一带)人,字子琰,出生于公元141年,是东汉桓帝时大司空(官名,三公之一)黄琼的孙子。汉桓帝时,黄琬为五官中郎将,汉灵帝时任侍中,拜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下一任太仆、太尉、光禄大夫、司隶校尉等职;公元192年,以与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而震动全国。下面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黄琬从小就以“罕见辩才”而出名京师。公元147年一月,黄琬的祖父黄琼在魏郡(今河北山东交 界处)任太守;黄琬因年少失怙,随祖父一块日子,也来到魏郡。

  同月七日这天,空中呈现了日蚀,魏郡所辖十多个县都能看见,但京城洛陽却什么都看不到。由于其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往往把日月星辰的改变和人世的吉凶祸福联系起来。所以,历代帝王对此事都十分重视。

  魏郡看到日蚀的音讯传到京师,朝廷当即下旨,令魏郡太守速将日蚀状况行文上报;文件正在起草中,宫中又传出皇太后旨意,令魏郡太守火速进京,阐明日蚀状况。一天之中,黄琼衔接两道圣旨,弄得手忙脚乱,手足无措。黄琬见此,对爷爷说道:“爷爷,以孙儿的观点,仍是同时进京回复为宜,先复太后诏问,后呈报朝廷。我想有太后的体面,圣上定然不会见怪。”黄琼想来想去,别无他计,只好带黄琬一起进京。

  黄琼来到宫中,内侍立刻通报进去,太后当即传旨,让黄琼在议事厅复旨。黄琼带着黄琬一起来到议事厅,见太后中问正座,汉桓帝也陪伴在侧,匆促拉黄琬一齐跪倒在地说:“拜见太后、皇帝陛下。”

image.png

  太后道:“起来说话。”

  黄琼拉起黄琬,站立一旁,等候太后问话。

  太后遂问黄琼道:“你说说看,那天太陽究竟被天狗吃掉多少?”

  黄琼万没想到太后会问这样的问题,一时不知怎样答复,只急得面红耳赤,盗汗直冒。黄琬看在眼里,匆促用手拉了一下爷爷,胸中有数地小声说:“你说太陽被天狗吃后剩余的部分,就像月初的上弦月亮相同!”

  黄琼的脸上登时露出了笑脸,他没想到年仅七岁的黄琬,居然一句话就把问题答复得那么精确,遂按黄琬的话回复了太后。

  太后听了,笑着说:“还好,没有全吃掉。”

  黄琼见太后满足,心中很是快乐。黄琬在一旁也乐了。不料皇帝却又问道:“黄琼,你身边那个小孩是谁,他方才给你说了什么?要照实答复太后。”

  黄琼一听,心想坏了,方才的事被桓帝看见了,只好拉孙儿又一起跪在地上,照实答复说:“回禀太后,方才您提出的问题,臣下一时难以答复,是孙儿黄琬提醒了我,请太后恕罪。”

  太后听了,忍不住大吃一惊道:“噢,怎样?方才你答复的是孙儿的话?”

  黄琼说:“正是,请太后恕我不实之罪。”

  太后笑着说:“好了,恕你无罪。”随后,又将黄琬叫到跟前,问道:“本年几岁了?”

  黄琬低着头,小声说:“七岁。”

  太后又问:“方才你爷爷所言是真?”

  黄琬抬起头道:“句句事实。”

  太后快乐地说:“好聪明的孩子!”随后,又对汉桓帝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治国的良才,长大后要重用啊!”

  汉桓帝答复说:“儿臣记下了。”接着下旨,晋黄琼为司空,拜黄琬为童子郎。

  黄琼听了,当即拉孙儿一起跪地谢恩,但黄琬却以年岁尚小,正在读书为由相辞。

  太后越发快乐,称誉说:“好有志气的孩子。”然后又对汉桓帝说:“不要牵强他了,让他好好读书吧!”

  黄琬智说日蚀、拒封童子郎的事传出后,大震京师。独有司空盛允心中犯疑。他认为,黄琬毕竟是个七岁的孩子,能有多大本领,竟讨得太后如此喜欢,使得皇帝当即封赏?有机遇时,一定要很好地试试他。

  说来也是恰巧,就在这年的五月,盛允因有病在家歇息,满朝文武官员纷繁前去探望。刚任司空不久的黄琼知道后,也很想前去探望,但因年老体衰,无能为力,近来又身体不适,便让孙子黄琬代表他前去探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