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丞相、相国,这三者之间有何区别?

2020-10-22 21:41:14 作者: 宰相、丞相、

现实中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宰相、丞相、相国三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可谓是傻傻分不清楚,甚至有些人都还误认为它们指的都是同一个官职,

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答案当然是“不是”。

宰相

宰相,说白了它就是

“辅佐帝王总理百政的官员”

的通称,历朝历代,只要能满足拥有能够和皇帝商量政务的“议政权”和能够监督、督促百官执行政务“执行权”这两个条件的,就皆可被称为宰相,如隋朝的尚书令、唐朝的中书令、宋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及清朝的军机大臣等就都可被称为“宰相”。

在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宰相”基本上是不会用来做正式的官职来使用的。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在辽代,辽时“宰相”曾短暂地被用作正式官职来使用,《辽史.百官志》载

“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大政”,

当时辽代设有南北宰相府,它们的最高长官就是“南北宰相”。但是对于他们到底是不是宰辅之职,目前还存在着疑点,

有学者认为他们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而非宰辅性质的官职。

那么在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了,既然“宰相”几乎就从来没被用在正式的官职名上,那它为何会被用作丞相、相国、中书令等这些总揽全国最高政务的官职的通称呢?其实这一切都得从先秦时期说起,相传商代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周礼》载: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周时大宰就是掌礼、政、刑、教、事等六典的最高长官,即百官之首

),他们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全国最高权力的官员。因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习惯用“太宰”或“相”来作为总领百官的官职。

而最早将“太宰”和“相”合起来称呼的是在《韩非子.显学》一书中,其言: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

这里就将“宰相”合起来称呼从而用来代指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统领百官的最高长官,此后陆陆续续的一些史书或书籍也开始习惯将“宰相”来代指百官之长,如《史记.陈丞相世家》: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颜氏家训.省事》:

“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

相国

相国(原为相邦,汉开国后为避刘邦名讳,改相国),源于春秋时期的“家相”。春秋时﹐“家相”就是卿大夫家中的管家,《东周列国志》云:

“季斯起初任为腹心,使为家宰,后渐专季氏之家政,擅作威福”,

这里的家宰就是“家相”,“专季氏之家政”这句话亦可知“家相”确是总理卿大夫家中事务的管家。

战国初年,

随着赵氏、韩氏、魏氏等这些原是诸侯国中的卿大夫渐渐变成了有国之君﹐因此作为他们最为亲信的“家相”也就随之变成了邦国之相,负责总理国家政务,相邦由此得名。

据《史记》所载最初设置“相邦”的就是赵、韩、魏三国,现如今出土的一些战国的文物,如赵的铜矛﹑铜剑就发现刻有“相邦建信君”和“相邦春平侯”的铭记,此后秦等国亦设“相邦”(在秦国东陵器物上就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

秦朝统一全国后,“相邦”遂被废,由左右丞相代之,而秦之所以会废除“相邦”原因就在于始皇帝。当年始皇帝尚未亲政前,朝政大权悉数都被作为相邦的吕不韦所控制,而吕不韦就曾数次借着相邦的身份威胁着始皇帝的王位,让始皇帝是痛恨不已,所以自吕不韦被罢相邦位后,

始皇帝就不再设“相邦”职,一统六国后,全国政务就交由左右丞相负责。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