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有什么建筑布局?汉朝为什么要修建长乐宫?

2020-12-12 06:05:07 作者: 长乐宫有什么

  长乐宫,是在秦离宫兴乐宫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西汉第一座正规宫廷,坐落西汉长安城内东南隅,始建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居于此宫、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惠帝今后的汉帝居未央宫。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长乐宫意为“持久高兴”,归于西汉皇家宫廷群,与未央宫、建章宫同为汉代三宫。因其坐落未央宫东,又称东宫。长乐宫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相当于约8个故宫巨细。

image.png

  前史沿革

  长乐宫是我国汉代的“三宫”之一。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由丞相萧何掌管在秦兴乐宫基础上开端营修。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长乐宫竣工。史载:(汉七年)二月,高祖自平城过赵、雒阳,至长安。长乐宫成,丞相已下徙治长安。

  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朝廷迁往未央宫,长乐宫改为太后居处。太后所住宫廷为长信宫,是长乐宫修建群中最重要的修建物。

  修建布局

  长乐宫周围筑有宫城,因为长乐宫是在秦兴乐宫基础上修建起来的缺少体系规划,平面不甚规整、为不规则的方形,特别南宫墙凹凸转机较多,宫城四面各设一座宫门,东门和西门外有阙。

  宫垣东西长2900米,南北宽2400米,周长10600米,占地上积约6平方公里,约占汉长安城总面积的1/6。宫城平面形制略呈方形,南墙在覆盎门西有一弯曲,其他各墙都为直线。宫城为夯筑土墙,厚达20多米。宫墙四面各设一座宫门,其间东、西二门是首要通道,门外有阙楼称为东阙和西阙。南宫门与覆盎门南北相对。东、南两面对城墙,西隔安门大街与未央宫相望。

image.png

  长乐宫周回二十余里,内有14所宫廷,均坐北向南。其间前殿坐落南面中部,前殿西侧有长信宫(即长信殿)、长秋殿、长定殿、永寿殿(即长命殿)、永昌殿、永宁殿等;前殿北面有大夏殿、临华殿、宣德殿、通光殿、高超殿、建始殿、广阳殿、神仙殿、椒房殿和长亭殿等。还有温室殿、钟室殿、月室殿以及秦始皇时在兴乐宫中制作的高达40丈的鸿台。

  考古遗存

  长乐宫遗址即现在的未央区阁老门、唐寨、张家巷、罗寨、讲武殿、中查、西查、东查,樊寨和雷寨等村庄。

  长乐宫的考古作业开端于1956年。经勘查,该宫平面形状不规整,周长约10千米,面积约6平方千米,占长安城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左右。宫墙四门遗址尚能辨认,宫内修建已彻底湮灭,只要长信宫、长秋宫等少量宫室,可据出土物印证。通过开掘标明,长乐宫在东汉还保存无缺,五代十国今后抛弃。

image.png

  长乐宫遗址曾出土稀有排水途径,在一米多深的地下,两组陶质排水管道如两条南北向的巨龙“聚首”在一条长达五十七米的排水渠边。而排水途径由一条排水渠和犬牙交错、粗细不均的五角形排水管道一起构成。排水渠长达五十七米,宽约一点八米,深约一点五米,在接收了来自南边和东方的各个排水管道的污水之后,便向西北方向流去。这从旁边面标明晰西汉时期我国皇宫具有较高的修建水平。

  通过多年的考古勘探和开掘,长乐宫的布局、规划日渐明晰,而且与文献中的记载彼此印证。整个宫城占地上积约6平方公里,约占全城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四周建有围墙。2003年开掘的四号宫廷(据考古研讨为临华殿)遗址有2000平方米,房子为半地穴式,鹅卵石铺地后砂浆抹平地上,墙面涂有白灰,并饰有耀眼的彩绘岩画,通道和台阶铺有精巧的印花砖,显示出共同的审美取向。

  然后开掘出的五号宫廷遗址形制共同,遗址围墙特别厚。专家们估测这儿便是用来贮藏冰的“凌室”,厚厚的墙面有利于坚持室温,所藏之冰用来贮藏食物、防腐保鲜和降温纳凉。考古作业者开掘的长乐宫内规划最大的六号宫廷遗址,它的中心是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60米,南北残宽50余米,修建布局有序、结构精巧,出土了很多的修建构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