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统治者为避免藩镇割据的重现和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的擅权,打压劳动公民的抵挡,以及防护辽、夏等侵扰,把政治、军事、财务大权最大极限地会集到朝廷,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政治准则,包含职官、军事、科举、法令等准则。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用唐朝的政治准则。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担任行政功能。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务大权,声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相互制衡,因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督查组织,担任弹劾等事宜。经过这番变革,而皇帝便能够总揽大权。
为了加强中心集权,避免将领夺权。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
同年七月,宋太祖经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组织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统领。可是,三帅无出兵之权。
宋朝在中心建立枢密院来担任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担任,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干预。而枢密院虽能出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别离。
一起,宋朝常常替换统兵将领,以避免戎行中呈现个人实力。宋朝的军力布置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宋朝的戎行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心军,也是宋朝戎行的主力。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当地长官操控。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卫在边境的非汉民族戎行。
规则州郡长官不能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而且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归朝廷。又规则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相互控制。
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连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慰使、提举常相等司,总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仅仅安慰使有时用武人。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心官兼摄,归于暂时指使的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
这样,当地长官的权利涣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无法与朝廷对立。
北宋统治者依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布置。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邻近,其他分戍全国各要冲区域,首要是为了打压公民。边境上只屯驻较少数的禁军,对辽、西夏逐步采纳被迫防卫的政策。
宋太宗曾这样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防备;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北宋加强中心集权的办法,对处理中唐、五代以来藩镇嚣张的局势,对保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效果,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
可是,这些办法尽管处理了中心与当地藩镇的对立,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