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金城有很多的古老传统,历经千年流传现在,本地人知道的都很少

2020-09-29 23:23:53 作者: 古金城有很多

满月时剃头,剃下的头发攒成小球妥善收藏。周岁时在幼儿面前放置书籍、笔、砚等物,让幼儿任意拿取,以预测未来的职业。满月、百日、周岁时,邻舍都携薄礼恭贺,主人设席款待。 孩子常生病,或是爱哭闹,有闯祸的习俗,即天不亮要抱上孩子,提上茶水、馍馍到十字路口等待来人给孩子取名。给孩子取名者,吃喝后再将纽扣留下给孩子,有些孩子还将取名者拜成干爹或干妈,终生相认。如果闯祸时碰不见人,碰见什么就叫什么。

如狗娃、牛牛、石头等。 另外,也有向家神、方神、菩萨等神佛许愿保佑孩子的。男孩留发限期不剃,取名叫娘娘保、家神保等。到一定的年龄再杀羊献神佛、剃头,以示还愿。 贺寿。根据十二生肖将13岁、25岁、37岁、49岁、61岁……依次定为寿期。49岁以前不称“寿”,叫本年”,贺寿叫“接本年”。姑娘订婚未嫁时,每至本年,未婚夫要为姑娘接本年,出嫁后由娘家人接本年。男子一般从37岁开始由至亲晚辈来接本年。 61岁开始称“寿”。

不论男女,每到寿期,亲友、邻居都来祝寿。年龄愈大,祝寿形式愈隆重。祝寿者献寿桃(桃形馍)、寿幛、寿联,亲友送布料、衣物,或金钱、佳肴。主人设酒宴招待。祝寿时主宾为上,陪客以左为正,右边为副。寿者披红上座,晚辈磕头拜寿。堂上设香案、摆寿桃、燃寿烛。 盖房 打桩盖房或盘槽设灶要事先选吉地,择吉日。竣工后,春分前后择吉日要“谢土”,即请阴阳道士判符、梦纸、诵经通说。 打庄安财门(庄院门)盖上房最讲究。

立木上梁要选吉日良辰,亲友村邻帮工并挂红,贴喜联、放炮贺喜,主人设宴款待。安门立木都要在中梁上凿一小洞,内装五谷、金银珠玉,外包一块红布,俗叫“包梁红”。上梁时木匠在梁上来回走,口说吉语,然后撒下准备好的核桃、水果、面豆、大枣等食品,任众人争抢,表示财门或新房建成后,财路广通,子孙满堂。新灶盘好后要吃鸡,取其“吉利”之意。

建筑材料,木材用松木、白杨,忌讳用柳木、桦木。砌墙用土坯、草拌泥。60年代以后改用石灰、水泥、砖瓦等。 给老人做棺材,犹如盖房一样,也很讲究。一般年龄上60岁,有条件者必准备棺材,俗称“寿材”。寿材完工后,亲邻放炮披红,贴喜联祝贺。

已出嫁的姑娘在恭喜时,要往棺材里撒上核桃、面豆等食品,用新条帚扫一下,向外扔出食品,任人去抢。这种仪式俗称“扫材”。 迁居异地,居住新宅新房,亲友邻里都要贺喜,俗称“安房”。主人选吉日设宴待客。贺喜者赠喜联、喜词、书画、镜框等物,放鞭炮祝贺。

旧时,兰州村村建庙宇,家家供神龛,有事先问神卜卦。逢天旱不雨和灾疾,必到神前祈祷或请僧道设坛诵经。平素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忌讳出嫁的姑娘死在娘家;重病或坐月子期间禁忌生人人室;客人来访刚出门,忌扫地、泼茶水;正月初一忌说不吉利的话,更忌动刀、动扫帚和向外泼水;正月里忌剃头,认为对舅父不利;身死在异地者,尸体或棺柩不能进家院;非正常死亡者,不能入葬祖坟;空棺材进院,要棺尾在前,棺头在后倒着进。

擀面杖要在做棺材时一块儿做,如果是从外面买来的,不准从财门里入,要隔墙扔进去。 元宵节 兰州早在清代就盛行元宵节张灯结彩、放焰火、唱太平歌的习俗,清光丙申(公元1836年)元宵节,甘肃布政使梁章钜乘兴游赏,与民同乐,他发觉“兰州府城西火祖庙,元宵灯火最盛。”火祖庙即今临夏路小学。此庙曾悬乾隆年间诗人吴镇撰写的对联,上联是:“钻燧木先春,食德饮和,且自披星朝赤帝。”下联为:“观灯天不夜,衢歌巷舞,何妨棒日待黄人。

”上联歌颂火神教先民钻木取火使饮食走向文明的功德,下联描述兰州人观灯闹元宵的盛况。这表明兰州闹元宵的习俗跟酬谢火神,避免火灾的心理有一定的联系。 基于这种消灾免祸的善良愿望,座落于西关十字的陕西商号“泰源永”,每年支银200两,精制花炮,于元宵节放焰火,也起到了扩大商号影响的作用。花炮粗如水桶,放置在十字街心,一到夜幕低垂,即引燃火线,刹那间,焰火喷射升空,高达20多米,呈现出各种维妙维肖的图案,还夹杂着啾啾鸟鸣声,把夜空照得五彩缤纷,各路社火队也云集在这里,做精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