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兄弟结义,为什么瓦岗的结拜被人所不屑而桃园结义被人推崇

2020-09-30 10:26:35 作者: 都是兄弟结义

在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如果问什么文化是主导那肯定是儒家文化,而这也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但是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个影响深远的显学思想,那就是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后来具体表现的就是侠义思想,尤其在底层人民中间更是如此。而说到侠义思想就不得不提中国人特有的结拜文化,说到结拜就不得不提两个著名的东汉末年的桃园三结义和隋末的瓦缸结拜。

可以说这两次结拜都是在民间知名度很高,流传很广的典故,但是人们对这两个典故的看法去有天壤之别,一直有“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的说法。同样是兄弟结义,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差异的看法呢?

有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桃园结义三人在《三国演义》中表现的够义气,三人的确做到了“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而瓦岗的兄弟们则互相残杀,看不出半点儿义气。这的确是两个典故形成两极化评价的最明显原因之一。哪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或者说为什么会造成二者的差别呢?

要继续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对比二者之间从结拜时就存在的差异。第一个差异就在于,桃园结义三人除了感情因素外,三人志趣相投,都来自底层(刘备卖凉席、关羽贩豆子、张飞卖猪肉),而且一开始三人表现出了不同的分工,老大刘备是一个有战略思维和政治抱负的人,而关羽、张飞其实都是执行者,刘备可以很好团结关、张二人。

而我们反观瓦岗兄弟从一开始大家有分属不同的阶级(罗成出生贵族,秦琼是捕快,单雄信等人出生草莽,而魏征等人则是儒生等等),其政治主张本身就很难协调一致,而且缺乏一个像刘备这样的龙头人物,所以当大家被打散后很难像关羽那样还一定要回到自己团队里,只能是投靠不同的集团。

桃园结义和瓦岗结拜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二者人数的差别很大,桃园结义仅仅三人,而瓦岗四十六人,俗话说:“人多嘴杂”、“众口难调”,所以瓦岗兄弟很难真正能做到团结一致。正是以上两点导致了兄弟们的不同结局和后人眼中的差异。

造成二者最后结局的差异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的“官本位”和正统思想,桃园三结义毕竟建立了“蜀汉”政权,而且老大刘备还代表了汉室正统,而瓦岗众兄弟最后只是替人打工,无法和桃园结义的三人相比。

最后一点至关重要的就是蜀汉处在三国时期,根本没有大一统,而且蜀汉灭亡没几年,曹魏也亡了,从政治上来说,建立晋朝的司马家不会刻意把蜀汉丑化,而瓦岗不一样,作为曾经势力最为强大的反王,唐朝是不可能说他的好话的,甚至可以说不贬低就不错了。虽然这两个典故其实都是演义出来的,但是毫无疑问,二者发生的故事是符合现实逻辑的。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兄弟之间感情要好但是如果不是目标一致,价值趋同千万别一起创业,否则很容易伤人伤己,落人口实,让旁人笑话;而如果一起干事创业就一定要劲往一处使,同仇敌忾,努力干出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