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代教师的工作与生活

2020-09-21 16:51:29 作者: 一个古代教师

宋代书院一类私立学校,社会捐助多,部分教师收入远高于公办编制内老师。比如南宋明道书院,山长(院长兼主讲老师)的月俸100贯,每天还补助700文伙食费,年薪高达几千两银子。

公办教师的待遇要算明代最低,而且常被扣罚。洪武二十五年更定的国子监教师工资单如下:祭酒,月俸米21石;司业,月俸米10石;监丞,6.5石;博士、助教、典簿,6 石;学正,5.5石;学录、典籍,5石。县学教师(教谕)收入,只有博士的一半,月俸米3石。明代一石米相当于现代120斤,也就是说,博士每月的工资是720斤大米,学正600多斤,教谕360斤,依然是穷儒。

古代没教师节,政府对教师节日收礼并不管束。每年特定节令,比如新学年开始、结束,学校开办或关闭,部分家长为表达敬意,会送钱送礼,慰问老师,称为节敬、节仪。但节礼不一定人人有,数目不大,礼物不多,意思意思而已。

正式上岗啥程序?

塾师应聘,在明朝称为“觅馆”,有关系可算王道,比如亲属与宗族,师徒与朋友,乡缘与地缘等,没关系则非易事。

应聘的关键,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学识和能力。不过接触时间太短,难以让陌生东家认可,于是名士、名师的荐书,提供了信用担保,在明末大为流行。

应聘成功后,先确定工资、聘仪和开学时间,然后下聘书。聘书套话连天,相当客气。社学聘师的基本仪式比较搞笑:送聘书,教师扭捏推辞,“万般无奈”地接受。开学那天,地方小官带着一大批学生家长,前呼后拥,再次拜请,塾师当然还得几经推辞,家长还得继续拜请,直到教师不好意思了,终于答应。之后,家长们先行,到社学门口,盛装迎接。塾师进门,学生行拜师礼。家塾、义塾聘师情形大体相同,但程式可能简化。

聘期多长?一般家塾和义塾,聘期一年。期满续聘与否,由东家决定。至于社学塾师,因政府参与,聘期分两种,一是“期聘”,多为一年。二是“考核”,即根据定期考核结果,决定续聘与否。考核时间,各地不一,有每月两考或一考,有每季一考,考核主持人多为乡约、州县官、学官,教学成绩好,奖;教学成绩差,不说二话,辞退。若塾师学识浅薄,教学成绩一塌糊涂,那就集合里排(明朝110户为一里,某年轮值的里长称为里排)、本乡秀才等,当面“纠举而斥之”,毫不客气。但每月一考、两考,烦琐,也不符合教学规律。因此,每季一考更常见。

为保障教育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对塾师的实际聘期往往较长,三、五年,十年八年,三五十年,都有。在每个朝代中前期,人才缺乏,“易师”较少。

古代“教师”从业也得通过考试

《登科记考》记载:“诸博士助教皆计当年讲授多少以为考课等级。”在西汉以前,教师多是推荐,并不需要从业考试。但到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教师“资格考试”——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得通过太常主持的考试(有点类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试)。当时,经学名流才有任职资格,而且,对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和年龄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曾教过学生50名以上,年龄不小于50岁。

隋唐时期,中国形成了完备的官学制度。官学,相当于今天的公办学校,既有小学,也有大学;既有综合性学校,也有专科学校。当然,教学管理和要求也更规范、更严格了,对教师从业资格和教学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办法。

唐代对包括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在内的学官,同其他官员一样,均要定期“考课”,一般每年一小考,三至五年一大考。考核内容分业务、品德及教学效果等,考核结果分为九等。其中,授课数量是考核定级的重要标准之一。此即《登科记考》中所说的:“诸博士、助教,皆计当年讲授多少以为考课等级。”

宋代是民办学校开始兴起和繁荣的时代,私立书院流行,但朝廷对官学同样抓得很紧,要当上“公办教师”同样得考试。宋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实施的“教官试”制度,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最难通过的教育主管和教师资格考试。《文献通考·学校七》称,由于考试过严,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全国州、县的教授“只五十三员”,“盖重师儒之官,不肯轻授滥设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