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太公家教》已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记载;春秋时期的孔子更留下了“有教无类”等至理名言。
到哪些学校去上班?
古代具备学校性质的教学机构,只有公学、私塾和义塾三大类。
私塾,最早是因家庭、家族需要而自然诞生。富裕殷实的家庭或家族,意识到了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动用一部分家产或族资,购置教学用具,开辟教学场地,聘请当地或外地因多种原因在科举考试中失利闲居家中的落榜考生来做塾师。往往一个家庭的私塾,只要塾师好,直系、旁系亲戚的子女都会辗转托情转来。
公学,就是动用国家或地方财政的公办学堂,公学的实际负责人,大多是当地的权势掌握者。比如太学、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官办大学。
至于义学,就是地方政府或者大家族出资办学,面向特定对象免费开放。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萌芽于唐代、推行于五代、至宋而大盛的书院,既有官方投资,也有民间筹资,具有半官半民的性质。
需要什么道德素质?
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道尊严”。
“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授业。”(《孔子世家》)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还是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学子向他问学。对此,可用孔子自己的话作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子的鲜明特点,也是孔子被后人看作圣人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仁且智”是古代中国对于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
工资收入怎么样?
古代基层教师,大多是秀才,偶尔也有童生、监生、举人。太学、国子监等高校教师,得是举人、进士。但基层教师也没谁愿意白干,因为不能吃空气,要拿钱养家,其工资叫“束修”或“束修”,结算方式3种:银钱、谷物、银钱+谷物。
以明朝为例,落后地区用60石谷子(粟)支付给老师作为年薪,支付银钱的年薪一般在16-40多两。明末有个名医陈舜系,说他在黄惟萼家做家教,当年给粟米20石,每月还给钱4800文,算起来年薪达到70两以上。显然,基层公办教师工资与当地政府重视度、经济水平相关,“民办”教师则与户主贫富度、是否大方有关。
除了工资性收入,基层教师还有就餐和节礼福利。家塾老师伙食通常比较理想,可以住东家,吃东家。富豪之家,则设专灶招待老师。比如晚清的陕西太原塾师刘大鹏,在日记里感叹,找到了一个豪绰的东家:不仅3餐免费,带孩子吃饭,也免费。想吃啥,书童就安排啥,饭菜可口。
教师怎么就餐,情形不一。一是“自爨公养”。就是东家出钱,或柴米油盐菜蔬,由教师自行烹调。若社学塾师自费就餐,学校需支付伙食补贴,按照就读学生数,年标准在15-20两银子。浙江山阴的徐氏宗族宗谱记载,义塾每年支付塾师工资50两银子,而米盐油茶,则由家族基金(“公仓”)拨付。
二是“吃转饭”,就是轮流到学生家吃饭。一般情况,伙食不错。私立学校里,为使老师吃饱喝足,干活来劲,家长也没闲着,隔段时间送些米油盐茶烟。
三是东家概不负责,塾师自行解决。比如河南安阳有个马氏家族,江苏苏州有个彭氏家族,分别明确塾师年薪50两、72两银子,其他任何福利没有。
大学和公立学校教师,与官员一样有稳定的收入。汉代太学博士的官秩,初为四百石,后升为六百石。四百石级别,每月的工资(俸禄)是50斛谷物,汉代50斛相当于今天1350斤,在当时属于大县县丞的工资水平,即副县级待遇,相当于今天的副高职称。而涨工资后的六百石,则为70斛,约等于当时副市级干部郡丞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