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兵制,浅谈它的发展史

2020-09-24 09:42:45 作者: 府兵制是我国

1.唐代府兵制的中央领导机构是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十二卫中每卫设置一个大将军,隶属于皇帝。东宫六率每率设置一个率首,东宫六率隶属于太子。其实这种设置方法有一定的好处,东宫六率和十二卫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人,如果一只军队发生了叛变那么可以利用另一只军队来加以制衡。但是它的弊端也是相当明显的,如果太子手中握有军队,容易发生篡夺皇位的事件。

2.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置在各地的折冲府,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有1200人,中等有1000人,下等有800人。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左右果毅都尉统领。

3.内重外轻的驻兵原则。军府分布于全国各地,但是以长安附近最为集中,关中地区所驻扎的军队占全国军队总数的2/3以上,虽然各地方也有军队,但是他们的军队数量是非常的少的,纵使他们有再强的军事力量,也难以和中央抗衡。这就使得唐朝政权比较稳定,各地的军队都要臣服于中央不敢和中央叫板。

4.唐代的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兵农合一。士兵21岁入军,60岁退休。府兵制的基本征兵原则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才力又均先取多丁”。而且府兵在服役期间是不用缴纳赋税和徭役的!

5.府兵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轮流到京师宿卫,有时也出征或者到别的地方去驻守。府兵平常在田地里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冬季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因此也就形成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这种制度其实有很大的好处,它既保证了府兵的来源,也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

初,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待天下贤材,足矣。” 然是时已有员外置,其后又有特置,同正员。至于检校、兼、守、判、知之类,皆 非本制。又有置使之名,或因事而置,事已则罢,或遂置而不废。其名类繁多,莫 能遍举。自中世已后,盗起兵兴,又有军功之官,遂不胜其滥矣。故采其纲目条理 可为后法,及事虽非正后世遵用因仍而不能改者,著于篇。――《新唐书》

唐代的府兵制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达到了巅峰的水平。而且唐代的府兵制度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的潮流是相适应的。在当时的对外征伐和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唐代的府兵制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都说唐代是以武立国,唐代以武立国的根本就是府兵制度。

四、唐玄宗天宝年间――府兵制瓦解。

其实府兵制度是和均田制联系在一起的,府兵制的经济基础就是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府兵制才有发展下去的可能。在唐代的开元天宝年间,由于土地兼并的日益激烈,均田制也难以维系下去。因此在均田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府兵制度也是逐渐瓦解的。在府兵制瓦解之后,在唐玄宗时期逐渐用募兵制度来取代府兵制度:

1.长从宿卫。开元年间,在全国征集军队,这支军队号称长从宿卫。据说这只军队有二三十万人。这支军队的主要任务是驻扎在京师一带。最初这只军队大多是由一些精壮勇敢的人组成,后来这支军队逐渐腐败掉了,有一些泼皮无赖组成。

2.长征健儿。天宝年间驻守地方的军队也逐渐由募兵制组成,起初驻扎在地方的军队号称长征健儿,他们长期驻扎在地方,不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是职业的军人,他们领取国家给予的军饷。这支军队逐渐发展壮大,后来成为唐朝后期的重要割据力量。

瀚海说:府兵制度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府兵制度从西魏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唐朝的天宝年间。持续时间长达四五百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过程中,府兵制度也是逐渐发展和完善的,经历了从西魏时期的草创,到隋朝的发展完善,再到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在以上的三个时期府兵制度各有特点,而且在不同的时期烙上了不同的时代烙印!

参考资料:《新唐书》《玉海》《后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