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军领袖拥立刘玄称帝,刘縯不同意,被杀了

2020-09-24 17:43:20 作者: 农民军领袖拥

刘縯的说辞,是很有远见卓识的。称王,进可攻退可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是稳妥的进取之路。

但其中,毫无疑问也包藏了这样的企图:一个由农民军主导的政权,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刘縯也说服了一些人,众将领的想法有所动摇。但下江兵领袖张卬扮演了刘玄的田延年,当即拔剑击地说:“犹犹豫豫,干不了大事。今天这件事,由不得人不同意!”

劝进,从来都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一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

刘縯反对,本质是跟众将领取得更高地位的热情扭着干。

最终,在张卬的坚定支持下,众将领,连同众多南阳豪族都同意了支持刘玄称帝。

多数派赢了,但南阳义军之间的嫌隙也因此产生了。

刘玄即位后,为了安抚刘縯,拜刘縯为大司徒,封为汉信侯。

但随着刘縯、刘秀兄弟军功的累积,他们代表的南阳豪族势力愈发壮大。

不久后,平林兵前去进攻新野,新野守军坚守不下。但在遍地起义军的荆北地区,小小的新野也坚持不了多久,权衡之下,新野宰登城向平林兵喊话:

“如果能得到大司徒刘公(刘縯)的一句话,我们就投降。”

随后,刘縯率军进抵新野城下,新野开城投降。

新野城中担心什么,又对刘縯有什么希冀,值得分析一下。

刘秀的妹夫邓晨是新野大族,刘秀心心念念要娶的阴丽华家,也是新野豪族。

一方面,新野城中以邓、阴两家为代表的豪族,担心农民军攻破城池后,会被洗劫。

另一方面,他们确定刘縯作为舂陵刘氏的代表,基于姻亲关系和同样的阶级属性关系,会善待他们。

那么,此时,新野宰的城头喊话,既能保护自己,又能为刘縯赚取声望,南阳豪族之间心照不宣。

而在刘縯攻破宛城、刘秀主导昆阳大捷后,刘氏兄弟的光芒必然深深刺痛农民军领袖。

刺痛还是其次,威胁是根本所在。

于是,农民军诸将与更始帝刘玄策划了一出鸿门宴,准备在宴会上诛杀刘縯。

最终,更始帝刘玄心一软,放了刘縯一马——他们沾点亲,刘縯也没有丝毫过错。

不过,双方的斗争一直在发酵。

刘縯有个部将叫刘稷,是刘縯的族人,作战勇猛,战功赫赫。但也是个莽汉子、直肠子,当时听说刘玄称帝就大嚷不干。

话传到更始帝耳朵中,就把刘稷召回来,封为抗威将军。

这是一个警告,但刘稷才不管呢,他死活不肯下拜接受更始帝的封拜。

更始帝刘玄就与诸将陈兵千余人,收捕了刘稷,准备诛杀刘稷。而刘縯当然要回护刘稷,他执意不同意刘玄杀刘稷。

李通的堂兄李轶,及绿林军的一个领袖,叫朱鲔的,就劝更始帝刘玄,趁机把刘縯一起诛杀了。

李轶对刘縯的背刺,反映出,南阳豪族也并非铁板一块。

而刘縯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刘縯与农民军的矛盾并非全无迹象,“鸿门宴”之后,他的舅舅樊宏就警告过他,刘秀察觉到李轶与更始帝走得很近后,也提醒刘縯小心李轶。

但刘縯像项羽、孙策一样,是个开疆拓土型领袖,不拘小节,对政治斗争缺乏敏感性,一直没有太在意。

最终导致了这一悲剧。

最后盖棺定论,刘縯带领舂陵军与农民军结盟,加速了推翻王莽政权的进程,功不可没。

至于如果刘縯没死,能不能最终夺权的假设,我倾向于不能。

昆阳大战之后,王莽的覆灭已经进入了读秒倒计时,绿林军进洛阳,入长安,农民军领袖摇身一变就成了新兴地主。

长安城就演变成了地主大火并,是个陷人坑,在极度混乱的局面中,生存率不以个人才智为准绳。

刘縯即便逃过了宛城被杀,也很难逃脱在长安死于非命。

刘縯眼界高远,但那个时代,眼界最高远的,是他的弟弟,刘秀。

但刘縯像项羽、孙策一样,是个开疆拓土型领袖,不拘小节,对政治斗争缺乏敏感性,一直没有太在意。

最终导致了这一悲剧。

最后盖棺定论,刘縯带领舂陵军与农民军结盟,加速了推翻王莽政权的进程,功不可没。

至于如果刘縯没死,能不能最终夺权的假设,我倾向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