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时期的农民起义军,在东线战场,成分比较纯粹,基本上是穷苦人民,少量的地主阶级,话语权有限。
但在南线战场,刘縯、刘秀起兵后,南阳豪族围绕刘氏兄弟自然形成了一个商人地主集团。
而当刘縯、刘秀分别在与新莽军的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后,这一集团隐隐然有跟农民军分庭抗礼的态势。
而刘縯自己在蓝乡之战大破甄阜、梁丘赐之后,更是以南阳起义军第一领袖自居,进围宛城时,他就自称柱天大将军。
相比乌合之众的农民军,刘縯也更为王莽所忌惮。
在蓝乡之战后,王莽给出的除掉刘縯的悬赏筹码是:黄金十万斤;食邑五万户;上公之位。
王莽还让长安城中的官署,及地方至乡、亭一级,都在学校里悬挂刘縯的画像,每天早上起来对着画像射箭。
王莽的恐惧愈发显出刘縯的勇武,自然也会壮大起义军的声势。蓝乡之战后,南阳一带的老百姓每天都有拖家带口来投降的。
人口意味着生产力,意味着兵源,很快起义军的队伍就发展壮大到十多万人。
这时候,为了起义军革命目标的最终实现,有必要进行上层建筑的构建了。
我们看史书,很容易被史书刻意营造的主角光环欺骗,稍不留神,就会误以为大破甄阜、梁丘赐是刘縯的个人英雄主义,昆阳大捷又是刘秀的个人英雄主义。
事实却是,没有刘氏兄弟,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会曲折些,但当时的情形,腐朽荒唐的王莽政权必定灭亡。
换言之,农民军才是灭亡王莽政权的最中坚力量,刘縯、刘秀是时势造英雄。
所以,当诸将一起讨论谁来当皇帝时,按《后汉书》的暗示,刘縯是不二人选,但实际来公投时,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南阳豪族也不是毫无收获,这之前他们已经成功地营造了一种“人心思汉”的氛围。
因而,无论豪族还是农民军,共识也是有的,拥立的皇帝得姓刘。
分歧是,南阳豪族,像邓晨、李通、舂陵刘氏都支持刘縯当皇帝,而农民军的大部分领袖都不愿意接受刘縯的领导。
绿林军领袖自有人选!
谁呢?更始将军刘玄。
刘玄,字圣公,和刘縯、刘秀倒是一大家子,都是从舂陵节侯刘买这根老疙瘩上刨出来的。
刘玄弟弟先前被人杀害,刘玄打算结交豪杰报仇。结果这位豪杰也犯了法,牵连到刘玄,刘玄就到平林逃避追捕。
官家自有官家的办法,他们把刘玄的老爹,叫刘子张的,给抓了。
刘玄不想坑爹,就想了个主意,装死。随后让人把棺材抬回舂陵老家,可能还使了一些手段,“骗”过了官府。官府随后释放了刘子张。
我们注意这一部分记述。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传》里,除了这一部分,基本上把刘玄描述成一个傻缺、窝囊废。比如说他被众人推举时“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
但从这一部分看,刘玄可谓有勇有谋有担当。
假死骗过官府、营救了老爹之后,刘玄继续流亡。
绿林军起义爆发时,平林人陈牧、廖湛聚众数千人,号称平林兵。在平林的刘玄也加入了起义卷,在陈牧手下当一个安集掾,主要负责起义军的思想政治工作。
当需要立一个皇帝时,农民军领袖自然倾向刘玄:他更早加入农民军,与农民军更亲近;他基本上孤身一人,没有什么私人班底。
公元23年2月,新市兵、平林兵和下江兵众领袖决议立刘玄为皇帝。定议后,才通知领兵在外的刘縯。
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南阳义军中,舂陵军与农民军的实力对比还很悬殊,刘縯虽有心自立,但即便有南阳豪族的支持,仍然无法获得多数选票。
不过刘縯仍然要宣示自己的存在,他回到刘玄及众将所在的育阳,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刘縯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要点:
1、大家尊崇刘氏,我很高兴——暗示我也是刘氏啊,农民兄弟们!
2、赤眉军在青州、徐州,也有几十万人,万一他们听说我们这里称帝,也拥立一个皇帝,势必造成全国起义军的分裂。王莽还没消灭,宗室(刘縯的说辞里始终让刘姓宗室凌驾于农民军之上)就相互争斗,这样不好。
3、进尊号、称老大,就成了众矢之的,以陈胜、项羽为例,都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现在不如先称王,等到消灭王莽之后,如果赤眉有所拥立,且拥立的是贤人,我们就过去投奔他。如果没有拥立,我们再进尊号,招降赤眉,混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