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人口最多的时候是多少?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2020-09-25 11:14:35 作者: 明朝的人口最

元末的战乱促使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随着动乱的结束,到1393年,全国有6500万人,其中民户占6175万人,军户占325万人。北五省(北平、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人口有1755万人,占全国27%,山东有546万人,山西379万人、河南282万人、陕西265万人、北平(河北)262万人。这北五省是宋朝之前汉族的核心地区,一直占据汉族的绝大部分人口。宋朝的辉煌,改变了这种局面,在宋朝时期,南方人口比例开始明显增加,并且超过北方汉族人口比例,南方也成为汉族的核心生存地区。

我们可以感觉到北方汉族核心地区依然遵循乱世的一贯风格,拥有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的北方汉族核心地区在乱世时期,人口数量总是大幅度下降,50%的下降幅度就有些少了,人口数量下降幅度往往在70%附近。

北方的这个人口数量已经是明朝社会稳定20多年的情况下实现的,人口数量已经相对低谷时期增加不少,人口数量在这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增加1%,最高可能为2%,人口增加速度可能在1.5%,这20多年,人口数量可能增加40%左右。在明朝建立时,北方汉族核心地区人口数量大约在1000万多一点,相对北宋时期曾经的5000多万的人口高峰,人口数量减少了80%。元朝时期,由于对汉族的歧视政策,北方核心地区汉族人口数量达不到5000万,大约在4000万附近。这意味着北方核心地区的人口数量因为乱世而减少了70%左右,与其它时期的人口减少幅度是类似的。

在宋朝之前,北方汉族人口占据汉族人口的绝大部分,北方汉族区域人口数量波动幅度就是整个汉族人口数量的波动幅度。而北方汉族核心区域的人口数量波动幅度一直是比较大的,这导致整个汉族人口数量的波动幅度比较大,宋朝之前的乱世都有这个特点。宋朝之后的乱世就不再具有这个特点了,由于北方汉族人口比例占据汉族人口比例的大幅度下降,虽然乱世时期北方汉族人口数量波动幅度依然如此,但是整个汉族人口的波动幅度就明显不一样了,表现就是波动幅度不那么大了。低谷时期的汉族人口数量也比较可观了,都能达到3000万人以上,再也没有近千万的汉族人口数量这样的低谷时期的水平了。

中五省(京师、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人口总数为3380万,占全国52%。京师(江苏)有1129万人,人口密度最高的苏南太湖流域人口达632万人,平均每平方千米220人。浙江省有996万人,江西有726万人,湖广有432万人,四川仅131万人。中五省已经成为汉族的核心生存区域,由于山脉或水域带来的地域隔离,这让乱世的破坏不是那么严重,人口在乱世中的保存比例明显高于北方地区,这里已经成为汉族的中流砥柱。

我们很快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乱世中或乱世过后,传统的北方汉族核心地区很快就默默无闻了,此时汉族的声音主要在中部地区。原因就是北方人口在乱世中已经所剩不多了,相对人口数量庞大的中部地区,自然是暗淡许多。我们可以通过明朝灭亡后的乱世时期(1644年~1662年)的情况,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在抗清的斗争中,北方人跑哪里去了。北方人哪里也没有跑,大部分北方人已经在此前的饥荒或瘟疫中死去了,所剩已经不多。汉族核心生存地域的扩大,促使汉族人口数量明显增加,不仅促使盛世时期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还促使乱世时期的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这促使汉族抗御乱世危机的客观能力在提高。

南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总人口有1040万人,占全国的16%。明朝人口数量的峰值出现在明朝后期,也就是出现在小冰期到来的时候。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人口在1.3亿人至1.5亿万人。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97亿人,明朝人口峰值接近2亿。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人口大约有1.9亿人,1644年实际人口大约有1.5亿人。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6亿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