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黄帝、炎帝、蚩尤的故事,与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由来

2020-09-28 08:51:26 作者: 上古时期黄帝

《史记 五帝本纪》:轩辕(黄帝)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黄帝在打败了炎帝后,又和东方的九黎氏族部落打了一仗,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领是蚩尤,以牛和鸟为图腾,因此蚩尤也被传说为牛首人身,背上还长了一双翅膀,据说蚩尤与炎帝是同一部落,蚩尤打败了炎帝,炎帝向黄帝救援,于是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发生了涿鹿之战,黄帝与炎帝合作打败了蚩尤部落,杀死了蚩尤,并收编了蚩尤的部落。

同时,根据史记的记载,黄帝部落在早期并不是固定的农耕部落,而是一个不断迁移,类似于游牧的部落,黄帝还研究四季节气变化,种植五谷,丈量四方的土地,按照这样的说法,早期的原始部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有固定领地的部落,而是一个不断迁移,同时又进行各种生产劳动的原始部落,包括种植五谷、打猎、扩大领土、对外战争,这同样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因此被黄帝部落为游牧农耕民族似乎更合适,也就是半游牧、半农耕部落,在一系列的征服之后,黄帝基本上统治了华夏的主体。

《史记 五帝本纪》: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至此,除了苗蛮部落地处偏远之外,以黄帝为首的部落统一了整个华夏,融合了三大部落(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形成了统治华夏大地的主体。

二、华夏民族与炎黄子孙

《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按照春秋左传的说法,华是指漂亮的衣服,夏是指礼仪之邦,合起来就是漂亮的衣服和礼仪之邦,言外之意就是指这个民族的文明非常发达,是相对于华夏周边的蛮、夷、戎、狄来说的,古人因为没有系统的地理知识,也受限科技的发展,因此认为当时整个天下正中间的位置只有华夏族居住,而四周则居住着文明落后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外族,因为华夏也是用来区别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外族而居在天下之中的人,换句话说,华夏就是指居住在文明发达,天下中正间那片土地,穿着漂亮衣服,有着礼仪之邦的人。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其实也来自这里,上面也说过了,古人认为华夏是地处整个世界的最中间,四周是外族所建立的国家,而正中间就是华夏人所建立的国家,因为是正中间的国家,所以叫中国,而建立中国的人叫华夏人,等到民族的概念出现后,中国人也被称为华夏民族,这就是华夏民族的由来。

关于华夏还有一种说法,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中国的文字也是从夏朝开始的,因此夏在当时是一个很尊贵的字,代表着文明先进、科技发达、居住在天下之中占统治地位的人,所以用来称呼自己,所以古人也被夏人,一系列夏人部落也被称为诸夏。

华最早来自于华胥氏,这是华夏的始祖之一,华胥氏是伏羲与女娲的母亲,生在一个叫华阳的地方,后来建立了华胥国,而华胥氏的后代就形成了所有华夏人的祖先,伏羲与女娲都是华胥氏的后代,就更不用说后来的少典和黄帝、炎帝等人,因此华字有着崇高的意义,代表了祖先的来源,把华字和夏字合在一起代表了整个华夏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的来源,同时更加强调了一种尊贵,因此也把华夏合在一起用来称呼自己,这也是华夏的由来。

相对来说,炎黄子孙就比较好理解了,炎黄子孙就是炎帝和黄帝的子孙,其实还包括九黎族蚩尤的子孙和苗蛮部落子孙,主要就是这四大部落群,由于字数太多,不方便称呼,总不能称呼为“炎黄蚩尤苗蛮子孙”吧?因此就用了炎黄子孙来称呼,代表了炎黄子孙也就是炎帝、黄帝、蚩尤、苗蛮等所有生活在华夏大地的后世子孙,也就是今天的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