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善良的太监,宣读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从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2020-09-28 12:04:24 作者: 中国最善良的

在古装的宫廷类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太监”这一类人,例如今年热播的《清平乐》中,主人公张怀吉就是一名太监。在古代的时候,太监就是皇帝或妃嫔身边贴身伺候的男性。虽说看起来好像不起眼,但实际上,太监其实是离皇帝最近的人,也是最了解皇帝的人。

通常,皇帝身边的太监对皇帝的性情都了如指掌,甚至要当皇帝肚子里的蛔虫,皇帝想什么,太监不用问就要察觉出来,甚至,皇帝还没想的时候,就得预测到皇帝下一秒要想什么。所以,能够留在皇帝身边的太监,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他们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要颁发什么旨意的时候,也会让身边的太监代替自己去传达。在唐末五代,有这么一位太监,在传达旨意的时候,为了挽救1000人的性命,刻意将圣旨上的一个字读错。

这个太监就是张居翰。张居翰是清河人,857年出生。他这个人十分好,内心很善良,对皇帝相当的忠心。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很皇帝的宠爱,那么极大可能会因为这份宠爱使自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狐假虎威。但是张居翰却并未如此,也正因为如此,张居翰自唐朝末年到五代初年,一直被各任皇帝重用。

为什么张居翰要当太监呢?其实,在封建时代,老百姓的生活并不是都那么好的,很多贫苦人家的孩子没办法自己养,就只能送到皇宫谋出路,就算毫无出路,至少也能混口饭吃。而张居翰也是这么入宫的。

公元925年,唐庄宗李存勖打算攻打当时的蜀国,蜀国当时的君主是王衍。王衍自己是明白的,蜀国的实力远不如唐,于是,就率领着自己的部下一起投奔唐庄宗,意在投降。然而,由于唐庄宗的生性多疑,他并没有真心接纳王衍一行人,还在心里觉得,那是王衍的诡计。于是,唐庄宗下旨:王衍一行,并宜杀戮。意在将王衍极其同来投降的人,全部杀死。据史料记载,当时,王衍一行人 ,多达1000余人。

张居翰在颁发旨意的时候,便将旨意改动了一个字——“一行”变为“一家”。也正是如此,张居翰挽救了1000多人的性命。但是,这种私自篡改旨意的行为,在当时是有性命之忧的,改动旨意,就好比如跟皇帝作对,结果肯定是比较惨的。但是,幸好当时的唐庄宗被“魏博哗变”的事情所牵绊,所以就没有太多理会张居翰改旨意这件事情。其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唐庄宗赢得了民心。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是这么善良的,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在明朝年间,就出现过很多滥用权力的太监。比如说,我们国家在明朝末期时候的大宦官魏忠贤,他就是如此。公元1620年,熹宗继承大统后,魏忠贤就留在朱喜宗处当了司礼秉笔太监后来,魏忠贤却凭借着自己的身份,玩弄朝政,最后祸国殃民。

所以,像张居翰这样好的宦官,是极为难得的。不过,在公元903年,在朱全忠和崔胤的控制下,唐昭宗让刘仁恭对当时的宦官大开杀戒,意图消灭宦官任职的现象。当时,张居翰因为和刘仁恭旧时的情谊,才在那次得以保全。

后来,张居翰一直在幽州隐姓埋名,一直到公元925年唐明宗即位后才回到故乡,公元928年的5月19日,病逝在长安,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