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引进的葡萄、香菜,对应汉字有意而无形,那苹果是中国的吗?

2020-09-28 15:21:38 作者: 从外引进的葡

现如今,很多南方方言还叫菠菜"菠菱",比如闽南语。古日语菠菜叫pouren sou,也是"菠菱菜"的音译。以上种种水果和蔬菜的名称,都可见如今我国很多蔬菜瓜果都是由外来引入后,通过语言音译而成的。

那么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苹果",它是引入的吗?

首先,中国古代是有苹果属作物的,不过古人叫它"林檎"、"柰",也就是北方常见的"沙果"。苹果这个词,词源是梵语bimba,自印度传来,中国人早期音译为频婆、平波,唐宋时期就出现了"苹婆"的写法。

问题在于,"苹婆"在印度指的并不是苹果,而是一种梧桐科果子,佛经里记载很多,所以和尚比较喜欢。苹果就不尴不尬的撞名了。好在到了元末明初,从伊朗、中东传入了一种新水果。

苹婆

据文献描述,新水果"似林檎而大",即和苹果一样大。因为又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果子,果香味和苹婆一样浓郁,当时印度真正的"苹婆"又匿迹失传许久了,国人就误以为这个水果就是"苹婆"。久而久之,就简化成了如今的苹果。

不过这个时候的苹果被称作"未熟坚硬,成熟为甘松",非常难吃,好在香气扑鼻,所以一般被贵族当做香薰。贵族又是少部分人,所以苹果并没有得到广泛种植。苹果开始被大规模种植食用,还是在清末时期,欧洲苹果引入,也就是现今吃到的苹果。

再到后来,日本人又以欧洲苹果培育出了"富士"苹果种,成为了我国引进的最大品种之一。如今,日本人还叫苹果为林檎,比起我们来说,反倒更中国味。也因此,对于苹果,人们一直存在着究竟是本土水果还是引入水果的争议。

苹果

不过如果追根溯源,苹果还真是中国原产。目前考古学和生物学普遍认为,全世界苹果的原始种是在中亚的伊犁河谷,然后才传入欧洲培养的。伊犁河谷一半在中国境内,一半在哈萨克斯坦。在中国的那一半曾经出土过大量的"古苹果"种子,验证了苹果确实原产于中国。

汉字文化渊源流传,受教育的影响,人们提到汉字,往往首先就会想到"表意文字",其实这不过是因为表意文字代表性的字比较多,所以人们下意识便觉得汉字就是象形字。其实不然,汉字是典型的"音意文字",如苹果、菠菜、葡萄这种表音体系的比比皆是。

象形字

其中也包括叮"口当",只不过后来因为“口当”字只在这一个词中作为拟声字出现,并无具体意义,简体字就给剔除了,虽然编码还是有的,但是线上线下的数据库里已经没有了。观阅此文章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着打一个这个"dang"字,看看是否能打的出来。

象形字

不过无论是"表意文字"还是"音意文字",都代表了我国某段历史的传承,通过一个汉字,便能窥见这个"字"出现时,那段时期背后的历史事件。有本篇文章提到的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也有没有提到的明朝时期陈振龙从菲律宾引入番薯,还有更多的种种...

可见,历史的载体十分之多,这些载体之间,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值得人去细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