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后,曹芳想要封司马懿丞相之职,为何他一再拒绝?

2020-09-28 16:06:23 作者: 高平陵之变后

公元249年的正月,魏少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的高平陵。此行大将军曹爽,中领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随之一同前往。在此背景下,司马懿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高平陵之变。为了让曹爽等人放弃抵抗,当时司马懿谎称自己只是想罢免他们的官职。

但当曹爽等人束手就擒以后,司马懿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他以谋反的罪名诛杀曹爽及其党羽丁谧、邓飏、毕轨等人,并灭其三族。在诛杀曹爽等人以后,司马懿逐渐掌握了曹魏朝廷的大权,正是司马懿此举才为司马家族取代曹氏家族奠定了基础。为何在高平陵之变发生后,曹芳想封司马懿为魏国丞相,而司马懿却要多次拒绝呢?

这是因为当时的司马懿确实有篡权夺位的野心,为了这份野心他甚至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但野心需要满足,一个好名声也是司马懿想要的。摆在司马懿面前,最实际的利益,就是牢牢掌控曹魏朝廷的大权。

那么一个好的名声和不当曹魏的丞相,有什么联系呢?这是因为在曹魏的历史上,只有过两位丞相出现,即曹操和曹丕父子。在任职丞相之位以后,曹操和曹丕父子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同时还建立了取代汉朝的曹魏政权。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在曹魏之前的东汉王朝时期,丞相的官职因为权力过大,实际上已经被暂时废除。

正因为此,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任职相国后,就自然而然地去彰显了一番自己的野心。随之董卓便遭到了天下诸侯的讨伐。因此,从司马懿的角度来看,他一旦接受丞相之职,无疑也是表明了自己的野心。这必然会遭到世家大族,以及天下文人的唾骂,随之司马懿也就不能获得一个好名声。司马懿之所以不愿接受丞相之职,还因为对曹操父子的尊重之情。如果不是曹操的征召,曹丕的赏识与袒护,司马懿很可能不会在曹魏政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曹丕执政时期,司马懿更是平步青云,被曹丕定为托孤之臣。曹操曾任丞相,已经遭到了天下人的非议,司马懿再处在同样的位置上,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最重要的是,不接受丞相一职可以让司马懿赢得好名声。但并不会影响司马家族掌握曹魏大权。在高平陵之变后,大将军曹爽被诛杀。司马懿被加封为卫将军。司马昭被封为安东将军镇守许昌。司马孚就职司空。由此司马氏家族,已经掌握了曹魏政权的兵权。此时曹魏政权的丞相之职,对于司马懿而言不过是一个虚名。

担任丞相之职并没有实际的好处,而且还会惹人非议,所以司马懿才会一再拒绝。在编者看来,曹魏大权已经掌握在司马家族的手里。司马懿一再拒绝丞相之职,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选择。朝野内外熟悉了司马家族掌权,过上一两代人,司马家族自然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取而代之。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