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明明是治国之道,却被用做阶级划分,阻碍国家的进步

2020-09-28 16:52:41 作者: 士农工商明明

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在封建社会,士农工商成为了社会主流的一种阶级划分,人们自动划分人群行业,从而评判人的高低贵贱之分。

而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种认知是一种错误的,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理解了士农工商的真实意义,就可以得出一条治国方针,对于治理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士农工商在图上

士农工商实际上指的并非是阶级划分,而是发展阶段,是国家治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点,它指的是国家历程中难以逾越的四个基础。国家建立基础——士

士者,狭义的理解就是官吏,延伸一些就是统治阶级,但这只是片面的理解。

实际上,在不同的时代,对于士的定义会随时改变的,毕竟还有着民士,隐士,甲士这样的称谓。

在国家创立之初,士指的就是民士,也可以说是民众。

只有聚集足够的国民,才能组成国家,自说自话的一人成国是不被认可的。

所以一个国家建立基础就是士,是民,这是因为人是群体性生活的动物,社会是群体组成的,通过集中做够的民士,有共同的认知,才能形成国家。

所以,最初的士是指的组成国家的民众,当民众组成国家,形成体系,这时候士的含义就不同了。

为了维护国家的体系,引导民众的发展,士的等级开始高过民,这并不意味着士要高人一等,而是职能变幻,士成为领导者,指引者。

此时士就指向群体领导者,指引者。

领导者就是说的官吏,字面上分析,我们就能知道此类士的功能。

隐士

我们常说官字两个口,但是首先要有个宝盖,这个宝盖就指的国家,这说明了,只有在国家这个体系下,官才能称之为官。

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官员想要行使自己的权利,首先要维护的国家这个主体。

民间常说的官字两张口,其实是说的上口对领导,下口对民众,这并非调侃中说的上口搪塞,下口吃要。

这实际上是指官的位置,我们拿掉代表国家的宝盖,去掉上口领导,下口民众,剩下的那一竖才是官。

所谓官,就是要立正站好,顶起国,连起民与决策层,通过官来解读上层的决策让民了解,立足民中,将民众的声音传到上层之中,这才是官的位置。

所以士非官,而是领导者,领导民沿着首开辟的道路前进。

而另一类士就更能体现这一特征,这一类统称为士,却有不同的称谓,如文士,乐士,匠士等,他们不一定是官,但是仍然可以称之为士,那是因为他们也是一种领导者。

他们领导的方向不同,但是意义相同,都是能够指引民沿着一种职业或者行业的道路前进,他们是这一职业或行业的领导者。

他们或许没有官员的权力,但是在这个领域中,他们却是领导者,因为他们专业,专业人做专业事,不外如是。

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位置,士的含义都有不同,不能局限的指定它专指官吏。国家稳定基础——农

其实前面说士是国家的基础,指的是建立的基础,而等到国家建立后,国家基础就是农了。

国家的建立,代表着士体系的完善,而此时国家需要的就是稳定,用什么稳定,那就是农。

在封建社会中,农的认知,仍然存在着局限的认知,总专指农民,或者是种地者,甚至自命清高的人戏称为泥腿子。

在那个时代的认知中,农就是农民,是种地,是土地里刨食的人,这无疑是时代的悲哀。、

在现代思想大解放后,人民才真正理解农的含义。

最简单的理解,农指其实是就是食物,无论是地里长的,水里出的,林里采的,只要是能成为食用物品,都能归属到这里面,无论是猎人,放牧人,还是种地农民,都在这个范围内。

农既是说的农业,也是说的农事,一切的基础都是一个吃字。

民间俗语吃饱了才好干活,行军打仗也常说人马未动粮草先行,足可见食物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