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镇守的汉中固若金汤,为什么在姜维手上迅速失守?原因很简单

2020-09-21 08:53:11 作者: 魏延镇守的汉

汉中地区因为易守难攻,身处要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当年就是汉中王,从汉中出兵一统天下。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候,镇守这里的军阀是张鲁。后来张鲁归顺曹操,再后来汉中地区被刘备占领。直到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此后汉中一直处于蜀国的控制之下。到了三国时代的末期,姜维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提出了新的防守战略。那就是“敛兵聚谷”。没过多久,魏国就南下发动战争,不用一个月就把蜀国灭掉了。很多人觉得这是姜维的防守战略的问题,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请看下文。

汉中地区本来是张鲁的地盘,后来张鲁归顺曹操,曹操派夏侯渊镇守汉中。但是刘备拿下蜀地之后便向汉中出兵。一举拿下汉中,后来建立政权,汉中得以稳定。刘备曾经派魏延、王平等将领留守汉中,汉中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再后来魏国的大将军曹爽讨伐蜀国,汉中在此受到战火的洗礼。但是十万魏军都攻不下蜀将王平不够三万人防守的汉中。魏军连续进攻了四个多月都毫无收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中真的是易守难守。那么在魏蜀决战的时候,为什么汉中不到一个月就被攻下呢?到底是不是姜维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姜维的防守战略是怎么样的。诸葛亮在汉中修建了汉城和乐城这两座城池,这两座城池相互倚靠,作为后方的总据点。在这两座城池外围还有很多其他的据点。姜维改革防守战略之前的蜀将都非常注重这些外围据点,想要把魏军防守在秦岭以外。但是姜维意识到蜀国兵力的不足,取消这些外围据点,只守汉城和乐城。这样可以腾出一些兵力,机动作战,并且可以诱敌深入打阵地战。

他这样虽然不能把魏军防御在秦岭以外,但是却符合蜀国后期的军力。因为蜀国本来人口就少,再加上连年征战,兵力越来越不足。所以与其像以前一样防守倒不如只守汉城和乐城。事实证明姜维的防守战略并没有错。魏蜀最后决战的时候,魏将钟会十多万大军都拿不下只是各有五千守军的汉城和乐城。他只能绕过这两座城,去攻打阳安关。阳安关是蜀国非常重要的关口,是古蜀道的一部分。本来这里的防守是万无一失的,蜀国的名将傅佥在此防守,还有廖化前来增援。但是这个时候却出现了叛徒。

蜀将蒋舒,本来和傅佥一起驻守阳安关。但是他看见强大的魏军攻城的时候,他决定要降魏。他骗傅佥开城门,说要出城杀敌,但是却引魏军入城。傅佥宁死不屈,最终战死。阳安关就这样失守了,汉中已经是魏军的囊中之物。

如果没有叛徒投降的话,凭借汉中之险和守将的才能,再加上朝廷派来的支援,阳安关就不会失守。如果阳安关能守住的话,那么钟会的军队就会被多路进攻,陷入被动,汉中也不会失守。魏蜀之战的结果可能会改变。所以说,汉中虽然是根据姜维的防御战略防守的状态下失守的,但是主要责任并不在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