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单八将都是些什么人?只有鲁智深和宋江这两位可称“侠”?

2020-09-29 07:14:38 作者: 一百单八将都

(潘巧云,石秀)

(三)鲁智深与宋江之“侠”何在?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是施耐庵老先生给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的“终偈”,洋溢着憨憨自嘲和铮铮抗争意味的彻悟。

讲水浒的鲍教授说过句话,很认同——施耐庵对鲁智深这个人物的情感,是“爱”。

爱什么?笔者爱的,是他的侠义精神和纯净的心。

他酗酒,因为觉得“世道混沌”,醒着还不如醉了。这是对“混沌”的不容、不从!

他还没喝醉的时候,具体讲是刚开始喝,听到包间外面有哭声,就让把哭的人叫来。他听不得哭声。他不忍听别人哭泣。那些被叫做“侠”或自诩为“侠”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是“听见”,并未“见”,也不知是否以及怎样“不平”。他就是听不得别人哭。他做不到让人人笑,但他至少祈盼没有人哭——那档子把个“做到关西五路联防使”的有根基的军官的“政治前途”彻底“断送”的事儿,不是碰上的,是他“叫来”的!

(鲁智深,金翠莲)

他替根本看不出丝毫“回报预期”的苦命父女出头,在恶人郑屠(镇关西)面前,并没讲什么“大道理”,也没向所有人宣示是在给谁出头,一句就是消遣你,把事儿全兜了。只为不再听见那让他心碎的绝望哭声!醋钵大小的拳头里,含着的是一颗何其温存、何其善正的心!撸不住劲儿的痛击,打的是镇关西,更是那混沌世道,那混账的金枷玉锁!

这样的人,这样的灵魂,注定是孤独的。“孤星”,真的很贴切——貌似粗莽,杀人放火,酒肉不忌,但却“性中自有大光明”,一路踏血,完成了从“侠”到“佛”的苦旅。

孤独么?豪气么?都是的!又似乎都不是。

但无论如何,那因为“叫过来”的事儿打掉前程的三拳,雷霆而出的时候,豪侠无疑!

再看宋江——最典型的形容是“仗义疏财”。

他只是个刀笔小吏,也基本不会武功,还可能生理上有些问题(个子矮、三十大几无妻室),文章学问或许尚可,但决到不了成名成家的程度,就是喜欢帮助别人,帮助那些他能帮的人,也试图帮助那些他未必帮得了的人,总之是能帮多少帮多少。

那是一种乡土式的亲融。那是一脉乐善好施的温良。

在郓城县,他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凡有一点儿贪念,早怕是发得不清不楚了;可实际上,只见他往外洒银子。

他能更多地想到别人——生辰纲的“赃款”,为让晁盖等人放心,他收了一个小零头。水泊聚义,为让众人能有退路,他不想跟祝家庄完全撕破脸,明确提出“招安”的“愿景”,期待所有人的理解与认同……

整篇故事,那么多人物,鲁智深最孤独,宋江最能“聚人气”。他们有没有“反社会”?有!当然有!当街打死人(不管因为什么)、啸聚山林,都是对“正统秩序”的挑战。但他们有立场,有格局。

鲁智深不杀无辜,就连镇关西,都多多少少是“失手”才给打死了。对比一下“血溅鸳鸯楼”,是否高下立分?

宋江虽然有官瘾、想土鸡变凤凰,可为众兄弟谋个前程,也不尽都是虚妄。对比一下公孙胜的神鬼挑唆,是否真伪有别?

当然,相比鲁智深,宋江的格局,还是有欠超然,或者也可以说比较务实。毕竟,他个人的力量,更加有限,更须依赖群体,特别是较小范围的“亲近群体”,还是有那么点儿“土围子”的意思,所以说是“土侠”。

最后,更正一个很多人都可能有误解的概念——被称作“侠”的人,都武艺高强。

不尽然。

武艺高强的侠,是“武侠”,只是“侠者”中的一部分,一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