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勾勒丝路画卷

2020-09-29 05:37:58 作者: 中国丝绸勾勒

汉晋时期“恩泽”锦本文图片均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提供

清代外销白缎地彩绣人物伞

清代红地刺绣花卉旗服

西子湖畔,玉皇山中,竹树交翠间,一座设计感十足的建筑惹人注目,这就是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1992年在“丝绸之府”杭州建成开放,集纺织服饰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和创新于一体,是世界最大的丝绸专题博物馆,也是海内外观众感受丝绸文化、了解丝绸历史的“打卡目的地”。

展示丝绸文化

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小桥流水、桑园染草的景观让人领略到秀美的江南蚕乡风情。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占四分之一,由五大主题基本陈列和临时展厅组成。博物馆馆藏近7万件,涵盖了以丝织品为主的各类纺织品,不仅有服装,还有鞋帽、小件衣饰、生活用品、面料等。“从古到今,人们穿的、用的,只要涉及纺织品,馆内大抵都有收藏。”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说。

丝路馆的“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诉说着中国丝绸5000余年光辉历程以及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的故事。在这里,可以看到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200年的家蚕丝丝线。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湖州,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绸片、丝带、丝线等,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丝绸产品,说明距今4400年-4200年的长江流域已有养蚕、缫丝、织绸技术。

非遗馆里,“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丰富内涵,包括蚕桑、民俗、制丝、印染、刺绣、织造等方面。

来到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几名参观者正在透过玻璃窗观看文物修复的过程。深埋地下千百年的丝绸文物,受到病菌、微生物、潮湿等因素影响,出土时大多残破糟朽。经过修复师“妙手回春”,才能呈现出原来的形态和光彩。修复展示馆一楼用于纺织品信息提取、修复、研究等,二楼向观众展示修复之后的纺织品文物。

漫步时装馆,“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和“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展现了近百年来中国服装演变历程和17-20世纪欧美服装的发展轨迹、时代特征、服饰风格等。

中国丝绸博物馆还设有女红传习馆,观众可以体验织、染、绣、编等互动项目。新猷资料馆展示现代纺织面料样本、珍贵纺织人物档案和纺织科研相关报刊书籍、音像资料等,并能提供借阅服务。

感受丝绸之美

中国是世界丝绸发源地,源远流长的中国丝绸文化,书写了中华文明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东西方串联,成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出卓越贡献。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是中国丝绸博物馆基本陈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按历史顺序分为8个单元,通过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汉唐织物、北方草原的辽金衣物、江南地区的宋代服饰、明清时期的官营织造产品以及近代旗袍和像景织物等,还原了不同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图景。

在“周律汉韵”单元,可以看到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的复制品。这是一件小巧的织锦护膊,在青地上织出云气纹、鸟兽纹、代表日月的圆形纹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纹饰具有鲜明的汉代特征。原件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是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家一级文物。尼雅遗址为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是当时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交通要塞。复制品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制作,使用了根据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提花机模型复原的织机,真正做到了“汉机织汉锦”。

北朝时期的莲花狮象纹锦体现了波斯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狮子是波斯艺术常见题材,但在当时的中国还非常罕见,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波斯织物在中原流行开来。这幅织锦图案中,狮子翘着尾巴,吐着舌头,造型生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种外来动物的想象。在图案空隙处,还织有“大吉”“王”“宜”等文字,这是汉地织锦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吉祥美好的祝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