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艺术家们》:冯骥才用八十年代情怀完成一生的总结

2020-09-29 14:29:28 作者: 研讨会|《艺

批评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坦言,读了《艺术家们》,他觉得一种久违的写法回来了。这种写法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相比一直缺乏更公允地评价,它就是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对于资本、技术、科层制的批判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浪漫主义对于美、对于自然人性、对于理想主义的支撑在今天尤其重要。我们如何重新激活浪漫主义的能量,是个大问题。”他表示,在这个意义上,冯骥才以文学史上老作家的身份在二十一世纪重新讨论浪漫,讨论美,讨论理想,让老话题具有了先锋性。

批评家、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说,“艺术家”是一个小题材,但背后却是一个大时代。《艺术家们》讲的是一个小故事,但它背后则有一个大内涵。“故事本身并不复杂,说的就是画家们的那点事儿,但其中的内涵与冯骥才本人的艺术追求是高度吻合的。而就时代而言,我们从曾经的文化沙漠到文化解冻,再到市场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好,‘最坏的时代’也罢,大冯对此一直都有自己鲜明的态度。”

郜元宝认为,《艺术家们》乃是冯骥才以八十年代情怀完成的具有一生总结意味的长篇,“他忠诚于那一代人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重生复活的文化记忆,以此证明八十年代之可贵。如果发源于六七十年代的这一股美和希望的娟娟细流也贯穿于此刻当下,则至少说明作者个人依然不肯放弃人性的尊严与高贵。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值得尊敬和感谢。”

《三寸金莲》贴近自我,贴近不自知的想法

比起《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艺术家们》是冯骥才的一次“非常自我”的写作。

“这里有他的心、灵魂和道德,也有自我的投影、时代的投影、城市记忆的投影。”批评家、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我以前很少见到他的作品这么贴近自我。以前他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这次他放开了。这部长篇小说可以跟他的四卷回忆录对照起来阅读。”

批评家、《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方岩表示,在文本中,冯骥才自己的理想与热情是贴着人物的,他本人的主体形象和他笔下的小说形象是融合在一起的。但现在的大多青年作家,和他们描述的对象始终保持着一种淡漠和疏离的关系。“青年作家中对老一辈的这种写法大约是排斥的。这种差别大约与时代氛围以及对人与时代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关。但其实,只要处理得当,就能有好的文本。”

“艺术家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艺术家。艺术很多时候与非人性总有着某种亲缘关系,但这种 ‘非’,其实是最真最彻底的人性的表现。所以,不完美的形态才是真实的。”在批评家、《上海文学》编辑部主任来颖燕看来,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其实是自由的——他们说这个角色才会说的话,做这个角色才会做的事,但同时又可以明确感知到作者的作用力。

“作者是理想主义者,但他也直面现实。所以,小说里许多追求单纯的画家的结局并不好。但我们能感觉到作者的叙事立场,他的认同和质疑,以及悲悯。其实,艺术所面临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对艺术的影响可能是多极多层的,就像西方的艺术赞助人所起到的作用。”

“这个小说特别有意思的是,作者是用小说的形式来探讨艺术问题,表达自己的困惑。他甚至直接在其中设置了几次直接的艺术问题的探讨。但是文学与艺术是一种同构,当代文学的许多经历与当代艺术惊人地相似,比如在80年代遭遇的变故,以及90年代开始的彷徨,共同要面对市场等等。”来颖燕说,有些问题注定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更证明这是一个好问题,会促使作者在写作的过程偷听到自己的一些不自知的想法。

冯骥才与《收获》。图片来源:巴金故居如何在熟悉的领域,更好地审视自己

既然是作品研讨会,“不同的声音”也必不可少。大家比较多的谈论到了小说里楚云天在婚姻之外的两段“旁逸斜出”的感情。批评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说,实际上楚云天与两位“红颜”并没有实质上的越轨,最多只是“精神越轨”,“作者对爱情的理想很纯洁,但对男主人公这是不是过于严苛了?新时代的性道德与伦理应该有更加大的包容性。不同年代出生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代沟,但代沟不要紧,重要的是对话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