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艺术家们》:冯骥才用八十年代情怀完成一生的总结

2020-09-29 14:29:28 作者: 研讨会|《艺

继今年一月的《俗世奇人全本》后,冯骥才又交出了一部新作,这次是长篇小说——《艺术家们》。

这部新作的第一句是:“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我的话并非故弄玄虚。这两支笔,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惟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

照片里的冯骥才一手握着作画的毛笔,一手拿着写作的钢笔,笑容满面。摄影 杨飞它让人想起冯骥才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他一手握着作画的毛笔,一手拿着写作的钢笔,笑容满面。

9月28日,由《收获》杂志和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的《艺术家们》研讨会在上海作协举行。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9月28日,由《收获》杂志和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的《艺术家们》研讨会在上海作协举行。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从天津前租界区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们的故事,首发于《收获》长篇专号2020秋卷,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说:“由同样有租界历史的上海来解读这部作品,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在此地研讨,是南方对北方的一次凝视,一次长情告白。”

《艺术家们》首发于《收获》长篇专号2020秋卷这是一部写“美”的小说

《艺术家们》按时间顺序分为前卷、中卷、后卷,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以后。在场的作家、批评家对这个故事的前卷尤其偏爱。它写到楚云天、洛夫、罗潜这三位年轻画家默默守护着共同的艺术沙龙,每当他们从被洗劫过的贫瘠又荒芜的城市里挖到一张禁听的老唱片、一本私藏的画集或一本名著,都会点亮他们的沙龙,带来一顿酣畅的盛宴,成为他们一连多日的中心话题。

评论家程德培用“回溯”一词来形容这部小说。小说里有一个情节,是大伙跑去天津四川路一栋老房的地下室听一位钢琴家弹琴。当这个小小的“音乐会”结束了,大家走出老楼,会有一种雨点沁入大地心脾的神奇感觉。“我经历过几乎一样的事,只是地点从天津变成上海,钢琴家变成了小提琴家。”

“冯骥才自己就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画家。但这是一部虚构的小说,真实的人物在这个故事里有着更丰富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作家赵丽宏说,小说前卷写到了对知识分子尤其灰暗的年代,但那时的故事令他十分感动,“ ‘三剑客’真诚的友谊,对艺术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让人动容。”

“我们的文学似乎总是与 ‘丑’周旋。这情有可原。但如果 ‘审丑’成了习惯,也很遗憾。这时候出现了主要描绘 ‘美'的《艺术家们》,就十分可贵。”批评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说,“百年新文学史上写知识分子的长篇不多,而且往往写成某一时段社会的缩影,或立足讽刺的各种新儒林外史。冯骥才颠覆了这种写法,转而着力揭示一群热爱艺术的中国艺术家在不同时代所展现的高贵内心。这一知识分子特殊群体所守护的美既不廉价,也不骄矜,更不媚俗。甚至美的挫败,美的异化,美的毁灭,也始终显明作者内心对于美的无限珍惜。”

他同样更欣赏《艺术家们》的前卷:“如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真有那么美好的艺术沙龙,说明人性还是有希望的。”

重温1980年代

小说的中卷、后卷分别进入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世界渐渐变成了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三剑客”的友谊变质了,曾经的知己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在赵丽宏看来,这可谓大时代下的悲剧。“这样一部深刻揭示人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值得大家研读与深思。”

作家孙甘露认为《艺术家们》是一个重温1980年代的写作,它在反思剧烈变动时代下精神生活和文学写作的关系。“这一反思到了今天又逐渐变成一个问题。在中国,它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撇开它我们很难完整地观察世界的文学。”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