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为什么“关中八景”之“雁塔晨钟”是指小雁塔

2020-10-01 16:05:32 作者: 陕西西安:为

自清初以来,陕西“关中八景”便由文人骚客推誉,遂成胜景,渐为世人认同。“雁塔晨钟”为其一景,大约确立于康熙年间,多有美诗佳句赞颂,流传甚广。

“关中八景”形成于何时,未有确切记载。而“八景”大都时代久远,半数为自然景观,古已有之。据考证,清代康熙年间,河东盐使朱集义是位文学家、旅行家、诗人,他久居长安,喜好吟诗、作文章,每遇一景总好细细品味,反复揣摩,并为之写出赞誉美景的绝句,成为画师的创作题材,广为流传。其诗深入人心,渐渐被人们公推为颂景佳句,“八景”遂成。

西安小雁塔

“晨钟”本也不是奇物,中国佛寺、道观,凡有香火处必有钟鼓。钟是寺庙重要法器之一。除每逢大典、大庆、大祭祀,必当撞钟击鼓,以示佛祖圣地的神圣与庄严。每日清晨按时(约在凌晨五时许)按律撞钟以为号令,僧侣闻声,即做早课,颂经礼佛。课罢方用早餐,日复一日从不间断。故此,庙院晨钟渐为周边百姓习惯,便以此为起居、劳作之“号令”,它成了百姓的“报时钟”。

西安有大、小雁塔,均为唐代所建。大雁塔所在大慈恩寺与小雁塔所处荐福寺相距4000米,遥遥相望。两寺都悬有“雁塔晨钟”,两寺每晨钟声几乎同时鸣响,可谓双钟遥相“应”,双塔遥相“映”。“漏尽钟声动,星稀鹤梦残。巍然古塔耸,千载壮长安。”

然而,至清代唐城废弛,外城内缩,大慈恩寺周边已成荒野,远去人街,而荐福寺在城边外廓之内,晨钟声自然飘入门户,成为话题。且寺内多通碑石文中记载:荐福寺钟铸造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重2万斤(实16000斤),出自武功河畔唐崇教寺址,康熙年间移至荐福寺,悬于殿右。寺僧每日清晨按律敲钟礼佛,钟声清悠,声闻于数十里,被誉为“关中八景”之“雁塔晨钟”,并具体描述了“雁塔晨钟”钟声宏亮,在十几里外都能听到的奇景。

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景被绘成诗画,刻于碑石上。如你有兴趣,可去碑林一睹三百年前古人对“关中八景”及“雁塔晨钟”的精彩描绘。诗情画意,跃然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