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历史人物,小时候以为很坏,长大才知是好人,你一定也骂过

2020-10-04 03:13:15 作者: 3位历史人物

古文中提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了解我的人自然知道我自己心里想的是什么。不了解我的人就容易误解我。其实误解,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容易发生。对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现代人在学习过往的历史故事的时候,很有可能也会误解他们。这三位,大多数人小的时候骂过,但大家长大了之后会发现原来当初真的是骂错了。

第1位是秦始皇,公元259年出生于邯郸的秦始皇,是中国第1个自称为皇帝的君主。秦始皇除了统一六国之外,对于国内的很多细小问题也进行了统一,比如说度量衡,文字语言,官方道路,甚至是绿化问题等等。但是有很多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甚至焚书坑儒。但是事实证明焚书坑儒这个说法是完全夸张化了的,秦始皇当年的确是推崇法家思想,对于一些儒家文化并没有完全的贬低,而是焚烧了一些没有用的杂书。

所以后代人所说的焚书坑儒在历史学者这边完全是不成立的。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实现了中央集权制度,并且设置了地方机构。在军事方面统一六国南征北岳,北击匈奴,开发西北地区,兴修西南水利,关键还修筑了长城。仅秦始皇一人就给后代人留下了两大奇迹,一个是万里长城,一个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就这样一个伟人一般的历史人物,在很多不曾了解过秦始皇史实的人眼中却是一个暴君。

第2位人物是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小的时候人们通过一些小说和电视剧里面认识到曹操,觉得他是宁可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他的自私者。甚至还因为想要手握重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怎么看曹操的文艺形象都偏向于奸臣。但是曹操被称之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完全是不为过的。现在人们在学习一些文言文和古诗的时候,曹操就是一位不得不提到的诗人。

1932年,鲁迅曾经称赞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改造文章的祖师。从这样的评价当中,也就可以看出曹操的文学造诣是不容忽视的。曹操作为军事家,身上的代表战役也有很多。公元193年逐鹿中原,公元199年前后官渡之战,公元202年远征乌桓,公元208年完成赤壁之战,公元211年平定凉州。

直到公元216年,位极人臣的曹操被封为魏公。公元219年到公元222年,曹操通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慢慢巩固了手中的政权。打下了一片良好江山,为曹丕取代汉朝建魏,奠定了基础,史称太祖。 还有一位是李鸿章。1823年2月份出生的李鸿章是满清著名大臣。

李鸿章因为是站在慈禧太后身后的顽固派代表,所以很多学生并没有了解李鸿章的真实故事之后,就批评他是一个奸臣。其实如果去了解李鸿章的历史,会发现他仅仅只是一个尽力在维护中国利益,想要图强的一名忠臣。但是凭借李鸿章一己之力,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事实,所以在外交和军事方面陆续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但是每一份条约在签订之前,李鸿章都会据理力争,尽量去维护国家的和百姓的利益。虽然时代给李鸿章贴上了屈辱的标签,但是李鸿章身上又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那就是曾经和曾国藩等人主导过洋务运动,而且平定过国内的一些叛乱,比如说太平天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