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3000倭寇被俘虏,戚继光见后: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2020-10-06 17:46:32 作者: 明朝末年,3

明朝嘉靖年间,在沿海一带有很多倭寇,这些倭寇一路烧杀,无恶不作。为了平定倭患,朝廷派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去浙江一带驻扎。浙江沿海,倭寇泛滥,他们打家劫舍,地方官员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要向朝廷求助。沿海城市因为有海上贸易,所以在这些地方,有很多倭寇,他们不仅阻碍了正常的贸易,还严重干扰当地百姓的生活。其实明朝军队废弛,南方也有部队,只是面对倭寇,大多数的士兵选择逃命。

戚继光接到朝廷的命令,来到了浙江,后来收到一个可靠的消息的, 倭寇会攻打浙江慈溪,于是戚继光就带领众将士去守慈溪。根据可靠的消息,这次来到慈溪的倭寇只有一千多人,此时在慈溪驻扎的士兵有一万多人。戚继光知道凭借这么大的优势,一定可以战胜倭寇。可是战争刚开始,戚继光就看到大批的士兵往回撤,内心很是疑惑。为什么这些士兵见到倭寇,并不敢与之作战?难道是倭寇的战斗力比较强?后来慌忙之中,戚继光让这些军队上附近的高地,将士们在底下抵御来犯的倭寇。

戚继光朝着人群中射了一箭,这一箭刚好射中了一位倭寇首领,此人中箭之后应声倒地。倭寇群龙无首之后,更加混乱,人们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情,随之倭寇四散逃走。后来士兵们追了一会,可是看到倭寇走远了,又都回来了。戚继光接管的军队人心涣散,人们根本无心打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原来很多士兵连军饷都拿不到,当地克扣军饷,而战士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所以在战场上很惜命。而倭寇在战斗中,如果失败了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很拼命,而明朝士兵大多是为了生计才选择从军抵抗倭寇的。

后来在浙江义乌发生了一件事,对于戚家军的组建具有关键意义。浙江义乌这里有矿产,两个村子的人为了矿产,互相斗殴,在打斗的过程中,戚继光看到人们十分凶猛,丝毫不畏惧,可见南方人并不是不会打仗,而是缺少打仗的动力。村民们抢夺矿产是为了生计,所以只要能解决村民们的生计问题,就能把这种英勇应用到战场中去。戚继光对村民说,只要愿意参军杀倭寇就有赏钱可以拿,除此之外还有军饷。村里的壮汉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愿意投身戚家军。在戚继光的组织下,一直三千多人的戚家军建立起来,后来不断壮大,成为抗倭的主力部队,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也十分勇猛。

除此之外,在南方抗击倭寇的还有俞大猷以及刘显等人。而南方的闽中地区则受到了倭寇的重创。闽中地区最重要的门户是平海卫,而此时倭寇占据了此地。为了阻止倭寇进一步向内地进犯,俞大猷、刘显以及戚继光的军队受到朝廷指示,在这里集合。军队结合完毕之后,准备对倭寇发动最后的攻击。为了不让倭寇从海上逃走,士兵们在海上设置了很多屏障。后来戚继光率领的大军打头阵,俞大猷以及刘显的部队从两面包抄。倭寇看到这么多人,根本无法抵御,只好逃离。

等倭寇到了海边的时候,大军紧追不舍,只有少数人从海上逃离。此时还有三千人没法逃走,他们见到明朝军队,纷纷投降,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很多倭寇向戚继光等人投降,士兵们问戚继光到底怎么处置这些倭寇。戚继光丝毫没有犹豫说全部都给杀了,一个也不放过。后来逃回日本的倭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见到有戚家军字样旗帜都会吓出一身冷汗。这些侥幸逃走的倭寇在日本和其他人说,遇到戚家军就赶紧逃,之后明朝的倭患有所减轻,很多倭寇都惧怕戚继光。之所以倭寇不敢再来,是因为戚继光树立了威严,三千倭寇的血染红了海水,对于侵略者,戚继光丝毫不手软。确实如此,历史上倭患在很多朝代都有,只有狠狠教训一顿之后,这些倭寇才不敢再来进犯,对待这些侵略者,就必须毫不留情,只有这样他们再不敢继续为非作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