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魏蜀吴三国中只有蜀汉出现了宦官专权现象?

2020-10-09 11:19:15 作者: 为何魏蜀吴三

宦官专权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封建政权走向衰亡的重要信号,东汉、唐朝、明朝的覆灭就和宦官专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些王朝覆灭后,宦官专权现象总会在新的王朝中销声匿迹。不过奇怪的是,在东汉之后的三国时期,号称继承东汉的蜀汉政权却再次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 ,同时期的曹魏和东吴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为何呢?

黄皓专权,祸乱朝政

黄皓是蜀汉宦官专权的代表人物。他是刘禅身边的宦官,虽然他入宫的时间不得知,但据史书记载 “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可知,黄皓的年龄应该和刘禅相仿,而且自小就跟随在刘禅身边,因此颇得刘禅喜爱。

公元223年,年仅17岁的刘禅登基为帝,不过黄皓却在很长时间内默默无闻,直到蜀汉后期才为人所知。公元246年,董允去世,陈祇继任为侍中,陈祇为获取权力同黄皓互为表里,黄皓才得以参与朝政,不过此时黄皓的权势还受到陈祇的一定影响,谈不上权倾朝野。258年陈祇去世后,无人限制的黄皓“始专朝政”,得以操弄权柄,祸乱朝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职奇高,破格担任“奉车都尉”。黄皓在专权之前一直担任 黄门令。按秦汉制度来说,宦官自有其一套官职体系,因宦官是皇帝近臣,又宫门皆为黄色,所以宦官的官职便以 黄门为名,诸如 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冗从仆射等职,其最高官职为中常待。所以黄皓担任黄门令是非常正常的。

但258年黄皓专权后,其先升任为宦官中职位最高的中常待,后又破格升为 “奉车都尉”,完全突破了秦汉惯例。奉车都尉一职始设于汉武帝时期,掌皇帝乘坐的舆车,是两千石的高官,霍光曾任此职,东汉时期不常设。而刘禅任命黄皓为奉车都尉,足见黄皓在朝中的权势地位。

二、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蜀汉后期的朝政基本由两个人把持,军事为姜维,内政则为黄皓。而为大权独揽,黄皓甚至想剥夺姜维的兵权。262年姜维兵败于邓艾后,退军于沓中。这时的黄皓趁姜维兵败之机,便向后主刘禅建议用右将军阎宇来担任大将军一职,借机剥夺姜维的兵权。此事最终不了了之。除弹劾姜维外,黄皓还将不附和自己的罗宪从成都贬斥于永安。

黄皓还对蜀汉宗亲进行干预。刘禅的弟弟刘永憎恶黄皓专权,曾多次表达不满。黄皓为排挤刘永,便向刘禅进谗言。最终刘禅信以为真,疏远刘永,致使身为宗室的刘永十多年不能入宫朝见。可见黄皓在朝内已经达到 “枝附叶连”的地步,势力庞大。就连统领尚书事的诸葛瞻、董厥等人都对他忌惮三分,不仅没有在刘禅面前指责黄皓的错误,还 “咸共将护”纵容和包庇其行为。

三、笃信鬼神,祸乱朝政。263年,姜维听闻钟会在汉中操练兵马,便建议刘禅派兵增援阴平、阳安关等处,以为防备。但黄皓却笃信巫术鬼神之说,声称曹魏不会兴兵来犯,刘禅竟信以为真,遂对姜维的建议不闻不问,没有对曹魏的进攻做好准备,最终招致大祸。

虽然蜀汉的宦官专权程度远远不如东汉时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 “党锢”和擅行废立现象,但某些苗头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在黄皓专权的影响下,蜀汉国力日趋衰微,江河日下,最终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

为何蜀汉会出现宦官专权现象?

东汉“十常侍”专权祸国的教训未过多时,仍历历在目,为何承继东汉的蜀汉会再次出现宦官专权现象呢?

首先,同皇权的强化有关。宦官专权依托于皇权,所以同皇权的强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刘备托孤诸葛亮后,刘禅虽然名为蜀汉皇帝,但诸葛亮掌握实际权力,史称 “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蜀汉的皇权是非常弱小的。诸葛亮去世后,虽然继任的蒋琬、费祎,乃至董允、吕乂等都能够主持朝政,但刘禅的权力则在一步步强化。蜀汉皇权的强化,为宦官专权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其次,同朝廷其他势力的弱小有关。皇权的强化为刘禅制衡朝政提供了可能,而他所制衡的势力无非外戚、宦官或是朝臣。蜀汉的外戚是张飞一门,当时只有张飞的次子张绍在朝政有些影响,再加上刘禅的太子并非张飞之女敬哀皇后、张皇后所生,所以外戚势力非常之弱,不值一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