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夸李白的两句诗,几乎人人听过,但大部分理解错了意思

2020-10-09 23:16:23 作者: 杜甫夸李白的

品鉴古诗词的时候,我们总会遇到.能够领略意境却无法读懂字面意思的情况,个中原因,一是因为诗的语言非常精炼,很多时候,为了增强张力,符合格律,诗人会省略一些词语,或者颠倒词语的次序。

另外,则是古诗词中典故比较多,如果不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很难理解这些典故代表什么意思。还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就是古今汉字的意义产生了变迁,比如现在的“可怜”,有同情怜悯的意思在里面,而古诗词中的“可怜”,经常表示为“可爱”。

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新月之夜,景物可爱。如果不考虑到这些汉字含义的古今差异,望文生义,以惯性思维理解,就会造成误解错读。

汉字大部分都是一字多意,往往一个字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含义。有些含义随着汉字的增多及演变,渐渐的分配到了其他汉字上,或者因为不常用而被忽略。许多被误读的诗词,都是不理解一些常用字词在古代的含义。

比如有一句夸赞李白的诗,我们时常挂在嘴边,耳熟能详,几乎人人听过,但大部分都理解错了诗句的意思。这句诗诗出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杜甫夸赞的“饮中八仙”分别是贺知章、鲁阳王李琎、左丞相李谪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其中形容李白的内容为:

短短的4句诗,将李白刻画的十分生动形象,斗酒诗百篇,这一句,既写出了李白好酒,又体现了他无与伦比的诗才。第二句,是说每次喝醉,李白便在长安城酒肆之中酣睡。

这一句这体现了李白的放荡不羁,读来感觉李白有一种名士风流,就像竹林七贤中的刘伶。

杜甫这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千多年来广为流传,几乎成了形容李白最贴切的诗句,每次后世想起李白,脑海都会不由自主的浮现杜甫这两句诗。

不过这两句诗很多人却理解错了,错解的关键,就是诗中的“船”字。

大部分人把“船”理解为交通工具那个船,所以很多专家解释,唐玄宗在湖上宴饮,呼喊李白前来一起侍宴,但李白拒绝了唐玄宗好意,不登船,还说自己是酒中仙。

这样解释虽然能够说通,但显然不符合逻辑。

首先唐玄宗在湖上宴饮,李白怎么会在岸边等候传唤?他不是侍卫,也不是太监,作为大臣,要不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不就陪着唐玄宗一起上船喝酒。

而且唐玄宗贵为一国之君,怎么会像梁山好汉一样,隔着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呼喊岸边的大臣。即便“呼”字作“召唤”解释,那么李白定然是在传唤时就拒绝了,怎么后一句又来称臣呢?如果不上船,他是向谁称臣?

最难以解释的,便是李白怎么敢抗旨不遵呢?从李白的经历中不难发现,虽然他狂傲,但是并非目中无人,他只是对一些嫉妒他、看不起他的人狂傲。像一些达官贵胄,他还是十分尊敬的,并写过很多诗相赠,因为他一直有从政的想法。

对于顶头上司,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李白如何敢抗旨不遵?如果他有这个胆量,也不会恭敬的称“臣”了。所以李白虽然有傲气,打败唐玄宗的旨意还是不敢违抗的。

而且,李白拒绝上船的理由,认为自己是酒中仙,那更扯淡了。既然唐玄宗是在船上吃饭喝酒,那么叫李白上来,肯定也是吃饭喝酒,他既然认为自己是酒中仙,干嘛有酒喝他拒绝。

难道唐玄宗说:“李白,上来一起喝酒啊。”李白回到:臣不想去,臣是酒中之仙。”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如果说,唐玄宗叫李白喝酒,李白说身体有恙,不能饮酒,这个逻辑还说得过去。

所以唐玄宗喊李白上船喝酒,李白以自己是酒中仙这个理由拒绝,怎么解释也是解释不通的。由此可见,诗中的船,并不是交通工具中的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