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李逵,宋江为何越来越讨厌武松?只因武松发现一个秘密

2020-10-11 18:29:47 作者: 比起李逵,宋

文/金宝哥讲故事

在《水浒传》中,武松的第一次露脸有点窝囊。当时宋江捅死了阎婆惜是躲到了柴进的府上。柴进见宋江来了自然是大摆酒席,于是酒过三巡,宋江有些醉了。就在宋江出去解手的时候,不小心踢到了一个火盆,将火盆里的炭火尽数溅到了一个大汉的脸上。

原来这个烤火取暖的大汉就是武松。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武松虽然武艺高强,却还耐不住“疟疾”的折腾。这疟疾一发病,浑身冒冷汗。于是武松拿了火盆躲在角落烧炭取暖,不料宋江不小心踢到,于是二人起了一番争执。

当武松得知眼前这个又黑又矮的人就是他慕名已久的宋江时,武松“扑通”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宋江见武松虽然疟疾缠身,可人高马大,眼睛中更是频繁射出光芒。宋江阅人无数,知道武松必定不是池中之物,于是拉了武松起身,更是“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坐落酒席,和柴进三人痛饮一番。

觥筹交错之时,宋江更觉得武松谈吐不凡,于是心中更是欢喜不已,原文说道,宋江和武松喝到三更,二人更是“一处安歇”。

第二日,宋江见武松衣裳褴褛,于是拿出银两让柴进给武松弄得派头一些。如此半个月过去了,武松和宋江越是觉得相见恨晚,但武松疟疾痊愈,思乡甚重,于是告别宋江柴进,要回家里看望武大郎。宋江见状,急忙拿出金银送给武松,更是要送武松一程。

原文里说道,宋江送武松一直走了七里路仍是依依不舍,武松不忍宋江受累,好言相劝,不料宋江又送武松走了三里路。俗话说得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宋江这才千叮万嘱,让武松一路小心,平日里少喝些酒。

武松见宋江如此义气,终于感动得说出了一句话:“哥哥若不弃武二,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

综上不难看出,宋江和武松起初的确是一见如故,他们真心诚意地结为了兄弟。这一别后,两人都历经了许多磨难,最后武松上了梁山和宋江汇合之后,武松对宋江的各项决议都是鼎力支持。

尤其在选举“第一把交椅”的时候,武松更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宋江这一边。再看宋江,比起第一次见面,他听闻了武松“血溅鸳鸯楼”的事情,更加欣赏武松那一身绝技,庆幸自己当初没有看走眼,有这么一位武艺高强的兄弟站在背后,日后更能大展拳脚。

可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梁山好汉越聚越多,武松后来并没有成为宋江的心腹,反而是一根筋的李逵倒成了宋江的“身边人”。甚至在水泊梁山后期,宋江反而越来越讨厌武松,二人关系越走越远,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宋江和武松最大的分歧就是在于“招安”,宋江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众兄弟日后的前程和名声,但是武松非常清楚,比起众兄弟齐聚梁山泊,宋江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归顺朝廷享受荣华富贵。宋江被这个梦想冲昏了头脑,一意孤行,众兄弟在讨伐方腊的时候死的死伤的伤,宋江更是入京不久就惨遭毒害。

其实头脑清楚一点的人都知晓,如今的朝廷腐败不堪,官府根本毫无作为。武松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武大郎的惨死、官府的黑暗,让武松从头凉到脚。要知道,当初武松杀死西门庆的时候是直接自首去了官府,那时候武松还是相信官府的。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武松正是逐渐看透了官府,这才一不做二不休,于是后来才有了“血溅鸳鸯楼”。

如今宋江却坚持要归顺朝廷,武松是个聪明人,自己结拜的大哥心里头在想什么,武松心知肚明。于是当宋江抛出招安计划后,武松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武松认为,归顺朝廷要受各种鸟气,还不如在梁山快活自在。只不过宋江变了,当年那个送他十里路的大哥,早就一去不复返。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