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出现了名留青史的"康乾盛世",在康乾盛世中经历了三代皇帝,分别是康熙、雍正和乾隆。清朝有一个官员,自己一个人就经历了康雍乾三个皇帝。
此人就是清朝的孙嘉淦。
孙嘉淦是康熙时期的进士,从此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刚开始的时候孙嘉淦在翰林院做个小官。
后来,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登基为帝,因为雍正皇帝的性格有些独特,所以当时很少有人敢于向雍正皇帝进言。
孙嘉淦并不在意雍正皇帝的性格问题,他只在意自己是否做到臣子该做的。孙嘉淦直接向雍正皇帝进谏,大意是建议雍正皇帝和自己的兄弟王爷维持良好关系,并且指出要在西北边疆减少战争,同时减轻民间百姓的负担。
孙嘉淦的这些谏言可以说戳中了雍正皇帝的痛处,雍正皇帝听后大怒,幸好当时有一个叫朱轼的大臣在旁边向雍正委婉解释,孙嘉淦一直以来说话都是这么大胆,表示自己很佩服孙嘉淦的胆量。
雍正皇帝听后,心中的怒火才渐渐消了不少,对孙嘉淦说"你确实胆子不小"。
后来,雍正逐渐开始赏识孙嘉淦,将他提拔到国子监,随后几年时间里,雍正将孙嘉淦一直提拔到顺天府伊。
也就是在这一年,孙嘉淦的父亲去世了,因此孙嘉淦回到家中为父亲守孝。孙嘉淦的守孝期还没到时间,雍正皇帝就下旨要孙嘉淦返回朝廷,并且要他担任工部侍郎。
再到后来,雍正皇帝驾崩,乾隆皇帝登基后继续重用孙嘉淦,乾隆皇帝先是任命孙嘉淦为吏部侍郎,仅仅两个月之后,就再次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孙嘉淦继续保持自己的传统模式,在乾隆皇帝上位没多久,他就给皇帝呈上一份《三习一弊书》,这份上书后来被称为清代第一奏议。乾隆皇帝看了其中的内容之后,对孙嘉淦大加赞赏,再次提拔孙嘉淦担任刑部尚书。
孙嘉淦因为出生在贫苦人家,所以他在做官的时候仍然十分关心民间疾苦。孙嘉淦担任刑部尚书后,对于各种案件都是秉公执法。
孙嘉淦经常对案件进行还原思考,反复审理,必须要把每一宗案子都搞得清清楚楚才结案。有一次,孙嘉淦经过对案子的重新审理,将案件中被冤枉的十几个人都无罪释放。
后来乾隆皇帝又提拔孙嘉淦担任吏部尚书,并且还兼任刑部尚书,半年之后,孙嘉淦又被升为直隶总督。
孙嘉淦非常关心百姓生活,他经常到民间体察民情,在走访百姓的时候他平反了不少的冤情。清朝是不允许人们私自酿酒的,当时很多人因此而遭受牢狱之灾,孙嘉淦在了解情况后,认为酿酒对百姓和朝廷都没有坏处,还能够促进经济。
孙嘉淦向朝廷建议废除禁酒令,后来清朝采纳了孙嘉淦的建议。
在乾隆十二年的时候,孙嘉淦向乾隆皇帝上书想要辞官回乡,乾隆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孙嘉淦一生为官清廉,时刻都是心中记挂着老百姓,所以当官多年也没有攒下什么积蓄。
孙嘉淦感觉自己不能就这样回乡,免得被乡亲们笑话,他安排家里人买了十几个大木箱,然后将里面装上了砖头,到时候告诉别人这是自己积攒的财产。
就这样,孙嘉淦带着十多箱的"财宝"启程回乡,此时有人看到孙嘉淦带着这么多的财物回家,认为他平常时候的清廉都是装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