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唐朝敦煌“学诗郎”,诗写得一般,除了玩就是想当官

2020-10-15 13:40:11 作者: 1300年前

敦煌只是大唐的边疆,对孩童们来说,三公的官位毕竟还很遥远,在本地谋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位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理想。

“学郎身姓邓,长大要人求。堆亏急学得,成人做都头。”

这是净土寺学史郎邓保的诗钞,这类诗钞往往有固定的模式,钞者未必是作者。这句诗的意思是,现在好好用功,长大可以作都头(低级军官),就不用再求人了。

诗中体现孩童的道德品性和文化修养

唐朝孩童的蒙学教育从识文断字到道德伦理,都细致的给予指点,今存大量的“学郎诗”中,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

1、感念父母之恩,是人子的天性。

“自由天上云,父母生我身。少来学里坐,今日得成人。”

坐进学堂的孩子,有长大成人的感悟了,老师再将父母的养育之恩告知,对他们的感受会更真切。后两句平淡之中充满深情,就如同现代教材中“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般含蓄隽永。

2、学郎家庭有贫有富,但人生态度各不相同。

“昔日家中富、门前车马多。可中贫贱去,朝不客来过。”

这个学生郎显然出自一个从富转贫的家庭,对以前家中富有,来客纷繁有深刻的印象。可是家道中落之后,原来的客人也不愿从自家门前经过的凄惨景象写得身临其境。

老师教学的内容,也在学郎诗中留下了痕迹:

1、离合诗

“白水泉当路,此木柴在深。亡心忘记忆,西女要人寻。”

很可能是一位并不高明的老师用两字离合的方式告诉学生用词的结构,本身并没有什么诗意。比如上面这首,泉、柴、忘、要四字,虽押韵,好记诵,但没有什么关联,更缺乏诗意。

2、叠字诗

“单乔亦是乔,着木亦成桥。除却乔边木,着女便成娇。”

这首诗是老师教孩童识字的叠字诗,此诗做得朗朗上口,让学生印象深刻,知名度高,流传也比较广。

钞经郎的苦闷,也盼着下课后的玩耍

从现存敦煌大量佛经来看,很多出于学郎之手,内容大量重复,显然不是出于传播和保存文献的目的,很可能是将写经作为礼佛的功德,或敬佛的贡品。

他们钞书、钞经,显然是受雇于他人。如果书钞完了,剩纸还有,东西是别人的,不能带回家,也别浪费了,就用此残纸写诗吧。现在看到的许多学郎诗,就是这样保存下来的。

从诗中内容来看,学郎们整天面对枯燥的钞经工作,心情可想而知并不愉快。

“可怜学生郎,每日画一张,看书佯度日,泪落数千行。”

这位每天的任务,是按照画佯临摹一张佛像。可不知,何以痛苦如斯,乃至泪落千行,仅仅画一张画,似乎不至于此吧。

“写书今日了,因何不送钱?谁家无懒汉,回面不相看。”

还有一位,就比较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写书是为了赚钱,辛辛苦苦地写完,为什么还不给我工钱?后面两句,就是对雇主的抨击了,怎么可以这么无赖?我替你做事,居然连个好脸色都不给我,太不像话了。

学生在勤奋学习中,最盼望的是什么?古往今来答案都是一样的:下课放假,纵情游玩。

“竹林青郁郁,伯鸟取天飞。今朝是假日,早放学郎归。”

这就是敦煌孩童们的期盼,从西域到中原,时间跨度千百年,文本虽有些差异,但意思始终不变。假日是学生们最渴望的,老师不要拖课,更不要找理由补课,放假不上课是我们的权利,任何人不能无端改变。

青青竹林,任意鸟飞,这就是孩童最向往的生活,古今不变。

结语

文中大多数诗,都来自敦煌藏经洞,绝大多数出自唐人手笔。学郎是从幼童到少年比较含糊的概念,年龄大多十余岁,这些学郎家庭出身也相差很大,所写诗的水平,思想平庸、艺术粗糙,都是一些最家常、最世俗的想法。

应该说明的是,唐诗在民间的传播是很复杂的,就算在唐代,诗词发展到最鼎盛时期,文化发达地区的长安,与边塞之地的敦煌,显然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