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唐朝敦煌“学诗郎”,诗写得一般,除了玩就是想当官

2020-10-15 13:40:11 作者: 1300年前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咏鹅诗》是唐朝大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今日已写进小学课本中成为家喻户晓,老少称颂的杰作了。

可惜在《唐诗纪事》中留下的记载太少,无法还原“神童”真实的少年生活,更不知道他在年幼时受过何等教育,有过什么人生理想,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首儿歌。

类似的少年诗人,现如今青史留名的一共只有十多位,才情与作品存世更少,无法得知其少年往事,十分可惜。

幸运的是,近些年,在古丝绸之路要道上的敦煌藏经洞和湖南长沙唐代窑址中发现了大量唐代幼童的书法练习,经书注释,瓷器题诗,乃至一些胡乱的涂鸦之作,其中保存了当时幼童们的真实想法。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从西域到江南,地域广阔,文化隔绝,但其中许多作品却有不少雷同的内容,令人惊讶于文化传播是如此广泛普及。

唐代蒙学:男女学生的不同教育方向

唐代孩童教育分官学和私学,官学只有名宦子弟可以进入,私学则遍布州县。既有为国家培养官吏之责任,更多则是从初级的识字教起,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讲解先贤事迹,先圣学说,最后教导人际关系处理、日常来往应酬、书写计算能力,以及习字作诗情趣。

从目前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来看,唐代敦煌民间通行的蒙学读物包括以下四种:

1、《千字文》,基本目的就是识字。2、《太公家教》,培养社会伦理道德的思想意识。3、《记事珠》,日用小百科常识。4、《古贤集》,道德典范或英雄人物的通俗诗歌。敦煌远在边塞,教育水平远远及不上中原地区,教出的学生也达不到成为进士等高层次人才的条件,其教育的目的主要还是让孩童们熟练掌握书写技能,适当学会古诗文,有时能运用自如常见的典故,就算很优秀的教学成绩了。

随着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崛起,唐代女孩们的地位也在提高,虽然长大后不能晋身官场,但同样要走向社会,出嫁为人妻,侍亲持家,道德规矩是必须从孩童时教起的。

“在家作女惯娇怜,今作他妇信前缘。欲语三思然后出,第一少语,莫多言。路上逢人须敛手,尊卑回避莫汤前。”

敦煌出土的《崔氏夫人训女文》,是写家中女儿出嫁之前,作为母亲的教导之语,未嫁前娇生惯养,出嫁后就不能如此行事了。

长辈的教导第一是慎言,就是遇事少说话,如果要说也应思虑再三后再说。其次则是要注重尊卑排序,敛手表示礼敬,在人前要遵守妇道礼数。

在整篇文中,还有不少细节的交代,可见唐代女教很严苛,并没有想象中的放纵,不过至今未见年轻女童的习字杂钞、涂鸦之作,现在看来,她们真正走向社会施展才华的机会并不多。

唐代幼童的进学愿望

敦煌是大唐与西域诸国往来的要道,佛道儒三教并存,在民间佛教的影响最大,但在官场及士族教育上又以儒学思想为主,幼童蒙学社会化的痕迹遍布乡镇。

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中,进学为官是学子们始终追求的最高目标。汉代韦贤曾说:

“遗子黄金满籯(箱笼),不如教子一经。”

这一精神通过历代“师说”,坚韧不拔地传达给所有的学子。其中流传在边塞的劝学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高门出己子,好木出良材。交口学敏去,三公何处来?”

诗的意思是说,高门方能出贵子,好木才能出良材,三公来自于民间,只有努力上进,才能达成愿望。那时,好男儿做学问的目标就是做官,只有做官才更容易带来名誉与财富。

与之相似的孩童之作,还有“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意念千张纸,心存万卷书。”等诗句,都说的是古往今来读书有成的大道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