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最机智“三人组”:明里暗里跟宋江作对,最后却全得了善终

2020-10-20 14:33:40 作者: 水浒传最机智

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经·大雅·緜》

施耐庵写好《江湖豪客传》脱稿后,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但唯独对书名不满意。看着老师愁,学生罗贯中便给了一个建议,不如取名《水浒传》?水浒既有水边、在野的意思,又恰好合诗经中的典故。施耐庵觉得十分完美,便将《江湖豪客传》改名为《水浒传》,一篇名著就此诞生。

施耐庵赋予了他书中108个人物生命,将他们塑造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然而,或许还是时代所限制,他也给予了这些梁山好汉大多不幸的结局。故事的最后,有人战死、有人自缢、有人被毒杀,能够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其中有三个人是最机智的,他们明里暗里跟宋江作对,但最后都得了个善终。

首先第一个是阮小七,他是石碣村阮氏三雄中的老幺,跟着两个哥哥学了一身的本领。他出场的时候是一幅破落

相,没成家立业,也不是什么勤快的人,还生了一副恶人相。像他这样,一般的良家女子也不肯跟他谈对象,但身怀绝技的穷人,总是容易被初期革命派拉拢的。毕竟成功了就是功臣,所以吴用一诱惑他,便成功了。

在梁山的日子,阮小七过得还是比较幸福的,充分的施展了自己的才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阮小七虽然救过宋江,却拦不住宋江的猜忌。他没有文化,却嫉恶如仇,又是宋江招安路上的绊脚石。当阮小二和阮小五死亡后,那个没有心机的少年想必也懂了什么,最终他因好奇试穿龙袍,被罢官回家。

渔民的日子对于他来说未必不好,或许他的结局也是施耐庵的故意安排,毕竟穿龙袍加上出身,怎么可能仅仅罢官了事。无论如何,阮小七因着被罢官,反而得了个善终。打渔过日子,带着老母亲,老老实实的活到了六十岁。可谓是叶儿黄,自织渔网自养娘,人间富贵多腥脏,哪及鱼儿虾蟆香?

第二个公孙胜,这个人物有些特殊,因为他是会道术的。其实一开始公孙胜与宋江便不对付,宋江上山之后,他便借口探母参师,一去不复返。后来宋江攻打高唐州,败于太守高廉的妖法,只好让戴宗去找公孙胜。他一开始并不愿意去,不论戴宗如何苦苦哀告,最后还是罗真人出马,公孙胜才前去帮忙。

不过罗真人虽同意徒弟去帮忙,却也给了一句“遇汴而还”之语,这才令公孙胜平安生还。班师回朝路上,他们一伙人驻扎在东京城外的陈桥驿,公孙胜忽然想起师傅的那句话。便跟宋江辞行,回了老家,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其实返回何尝不是他的心思呢?毕竟一开始公孙胜便不愿纠葛,或许也是他早早看出招安之后必将导致悲剧,所以才远远的躲开。

第三个武松,武松与宋江是结拜兄弟,早些年他们的感情是真好。但相较于阮小七和公孙胜,他却更为明确的反对宋江招安,直说: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显然,虽然武松算是嫡系,可他也实实在在性格刚烈。碍着种种,宋江只能好言相劝,武松反对的心思却没有丝毫变淡。

后来在征讨方腊时,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了一条手臂。班师的时候,他便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了家。他或许也是看清宋江的人之一,但最后退出的这一举动,倒是令他意外的保了一命。最后安然的活到了八十岁,估计也是梁山中难得善终又如此高寿的一位了。

参考资料:《水浒传》